2、开展环境治理。做好湿地范围内湖面清网、河道疏浚、水系沟通,严格控制水产养殖污染;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建设污水管网设施或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把湿地范围内的自然村落,纳入我区新农村建设自然村落改造试点,营造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金泽镇、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区环保局、区农委、区水务局负责)
3、调整产业结构。根据全区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推动三一产业联动发展,加快湿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农业旅游项目;通过政策激励、财政补贴等措施,引导种植业减少施用农药化肥,推动种植业标准化、生态化发展;提倡"绿色养殖"新理念,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大力推行生态化养殖模式。(金泽镇、区农委、区经委、区旅游局负责)
4、修复湿地生态。按照规划要求开展各项工程,根据建设涵养林的有关要求,逐步扩大种植池杉等水生树种,恢复植被生态,打造 "水上森林"湿地主题,形成湿地品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质,丰富水生生物物种,恢复和重建水鸟栖息地招引迁徙鸟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湿地景观。(区淀山湖开发公司、区农委负责)
5、争取上级支持。加强与国家部委、市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列入国家、市重大项目,争取资金、土地、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呼吁建立市级层面的生态补偿机制。区相关单位按照自身工作职能,把湿地建设工程中的相关项目纳入本部门、单位工作计划,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区发改委、区农委、区环保局、区水务局、区湿地筹备小组办公室负责)
五、有关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加快推进上海西郊淀山湖湿地建设,以"青浦区湿地公园筹备小组"为基础,成立以区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青浦区推进西郊淀山湖湿地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区淀山湖地区管委会办公室,负责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稳步推进湿地建设。领导小组要根据湿地建设推进需要,及时调整成员单位,做好任务分解,明确时间节点,形成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快速反应、运转高效的联动协作机制。
2、加强统筹,协调推进。推进湿地建设工程,要充分认识产业结构调整对当地社区、人民群众的影响,做好与相关镇、村的沟通与协调。加强社区管理,重视社会民生,尊重群众意愿,为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和保障,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从产业发展、转移支付等多层次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