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2、鼓励、培育和扶持开发老年产品和老年人生活辅助用品。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金融、理财、保险等服务项目。拓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老年卫生健康服务领域。充分利用我市旅游资源,发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旅游业。
  (七)老年精神文化生活
  1、加强老年教育工作。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加大对老年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进一步完善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老年教育网络。倡导在社区和养老机构办学。到2015年,全市老年人口入学率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10%。60%的村(居)和10%的养老机构兴办老年学校。
  2、加强老年宣传文化工作。市、县(区)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纸应开办和增加老年专题节目(栏目),进一步加大老龄工作宣传报道。在全市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和“敬老模范村(居)”、“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将老年人纳入“文化惠民工程”重点对象。
  3、加强老年体育健身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把老年人体育活动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市、县(区)体育行政部门在每年体育彩票分成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老年体育事业发展。在城乡建设、旧城改造和社区建设的同时,安排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建立健全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积极组织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老年人达到60%以上。办好每三年一届的全市老年人体育运动会。
  4、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推进老年志愿服务,倡导支持老年人养老服务自助互助,老年志愿者数量达到老年人口的10%。开发老年人才资源,推进“银龄行动”,探索“老有所为”的新形式。
  (八)老年人社会管理
  1、推进基层老龄工作机构和老年群众组织建设。县(区)、乡镇建立老龄工作委员会,村(居)建立老年人协会。各级党委政府和村(居)“两委”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十二五”期间,城镇社区设立老年协会的达到95%以上,行政村达到80%以上;农村老龄工作“四个一”工程普及率乡镇达到65%,村达到55%;“六有六簿五上墙”规范化基础工作达标率实现乡(镇)100%,村90%;“五有二查一公布”活动普及率达到80%。
  2、做好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指导推进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拓展服务内容,提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 “十二五”期间,纳入社区管理服务的企业退休人员比例达到80%。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