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死亡调查表》填表说明
请查阅产科、儿科、转院病历摘要等相关记录填写本表,必要时通过询问死亡新生儿家庭成员获得信息,并在相应选项编号上画“〇”或在空格/横线上直接文字描述。
1.基本情况
101编号:由县(市、区)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统一排序后填写,需与“儿童死亡报告卡” 编号一致。
3.新生儿母亲妊娠和分娩情况
301孕产次数:应包括本次,所以至少各为1次。
302既往早产次数:不包括本次。
303本次分娩孕周:例:36
-2周,应统一填为35周5天,不要填为36周-2天。
304既往分娩出生缺陷儿 :列出诊断名称。
306本次妊娠期间有无并发症/合并症:包括贫血、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早产、感染、过期妊娠、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疾病、肝病、肾脏疾病、性传播疾病等。
307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的主要处理过程:
辅助检查:指诊断处理并发症/合并症做过的主要检查,如:血尿常规、B超、肝肾功能检查、阴道宫颈分泌物涂片、HIV、梅毒筛查等;
治疗过程:要包括治疗方法、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等。
311助产人员:可以多选。
312有无分娩并发症:分娩并发症包括胎儿宫内窘迫、产时子痫、胎膜早破、产程延长、心功能衰竭、感染、子宫破裂等。
313分娩并发症的主要处理过程:
辅助检查:指诊断处理并发症/合并症做过的主要检查的结果,如:胎心监护、血尿常规、B超等;
药物治疗:要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等。
4.新生儿出生时情况
405阿氏(Apgar)评分:应分别填写出生后1、5、10分钟时的评分结果。
406羊水污染:如有,应圈出随后的污染程度,如 I
o
408复苏人员:可以多选。
5.新生儿喂养与护理
504新生儿访视:指新生儿出院后儿童保健医生入户对新生儿进行全身检查、指导。
6.本次异常情况就诊经历
601本次病程中所就诊医院及诊断:按就诊的时间顺序列出医院名称和主要诊断。
602描述主要处理过程:
用药名称及方法: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等。
辅助通气:应详细说明气囊面罩复苏器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加压给氧等。
8.本次入院后治疗和抢救过程:描述要具体,并注意描述采取每项治疗措施后患儿的临床表现的改变情况。
辅助检查:指新生儿本次住院后治疗抢救过程中所做的各种检查结果,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胸片、B超、CT、核磁检查等。
9.新生儿死亡情况
905是否放弃治疗:如为放弃治疗,在“(1)是”上划圈后,询问放弃的原因,并在其后相应的选项上划圈。
908病历号:如新生儿死亡发生在产科需提供母亲病历号,如发生在新生儿/儿科,需提供母、儿病历号,以备查阅。
附件3
儿童死亡报告卡
(同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儿童死亡报告卡)
省
地(市
) 区/县
乡(镇)
编号:
住址: 乡 村
父亲姓名 母亲姓名
患儿姓名
(1)本地户口 (2)非本地户口
(3)非本地户口居住1年以上
性别: (1)男 (2)女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出生体重 克 (1)测量 (2)估计
孕周 周
出生地点:
(1) 省(市)医院
(2) 县(区)医院
(3) 乡(街道)卫生院
(4) 村(诊所)卫生室
(5) 途中
(6) 家中
死亡日期: 年 月 日
死亡年龄: 天
死亡诊断:
| 死因分类:
死亡地点:(1)医院 (2)途中
(3)家中
死前治疗:(1)住院 (2)门诊
(3)未治疗
诊断级别:
(1) 省(市)医院
(2) 县(区)医院
(3) 乡(街道)卫生院
(4) 村(诊所)卫生室
(5) 未就医
未治疗或未就医主要原因:(单选)
(1) 经济困难
(2) 交通不便
(3) 来不及送医院
(4) 家长认为病情不严重
(5) 风俗习惯
(6) 其他(请注明)
死因诊断依据:
(1) 病理尸检
(2) 临床
(3) 死后推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