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参与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设计并开展与健康有关的系列主题活动,激励小区居民和家庭主动积极参与到建设健康社区的各项活动中来。
(二)建立“健康城市志愿者队伍”
1、主要内容
倡导“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的理念,积极探索健康城市志愿者服务的良性互动模式,建立为志愿者服务的机制,吸引更多市民加入健康城市志愿者队伍。塑造一批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或知识的优秀健康城市志愿者队伍,让这支队伍既作为“户籍制健康管理模式”的中坚力量,又让市民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健康服务,形成区、社区、小区(行政村)三级健康城市志愿者服务的管理网络与运作机制。
2、具体做法
(1)优化队伍构成
在全区成立12支志愿综合服务队伍和2支专业服务队伍。其中,全区12个街道、镇各成立一支志愿综合服务队伍。2支专业队伍分别由宝山区健康教育讲师团和外来务工人员志愿者服务队伍组成。友谊路街道作为推广“户籍制健康管理模式”的试点社区,下属所有小区均成立一支志愿综合服务小队,每个小队招募10个左右志愿者。其余11个街道、镇要确定在实施“户籍制健康管理模式”的小区内,各自成立志愿综合服务小队,招募人数同上。
(2)加强组织管理
①登记注册。所有志愿者须向所在小区提出申请,在所属的综合服务队登记注册,经批准、备案后发给《宝山区建设健康城市志愿者服务证》,用于证明志愿工作者的身份。
②量化管理。各综合服务队伍负责建立志愿者档案并统计志愿者参加服务的日期、内容、时数,汇总队伍人数、活动开展情况,完成志愿者服务年度统计报表报区爱卫办。
③居民自评。完善“居民自我评价模式”,评价的内容包括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对户籍制健康管理模式的知晓和参与度、对参与户籍制健康管理模式后的得益满意度、对户籍制健康管理模式的建议等。
④工作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先进志愿服务小队和模范志愿工作者,要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3)实施激励机制
以社区为平台,引导企业、社团等社会资源的积极介入并实现整合,充分体现政府、社会对健康城市志愿者的关爱和尊重。如根据志愿工作者的服务累计时数,以及参考“居民自评”模式中评价情况,授予志愿者鼓励奖、铜牌奖、银牌奖、金牌奖和金牌标兵奖,同时授予荣誉证书和相应的物质鼓励,如赠送健康体检、健康旅游、体锻卡等。
其中,志愿服务累计时数满100小时,授予鼓励奖;志愿服务累计时数满200小时,授予铜牌奖;志愿服务累计时数满500小时,授予银牌奖;志愿服务累计时数满1000小时,授予金牌奖;志愿服务累计时数满1500小时,授予金牌标兵奖。凡获得铜牌与银牌荣誉的志愿者将在社区宣传栏张榜公示,凡获得金牌与金牌标兵荣誉的将在宝山媒体公示,以资表彰。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