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山区2012年―2014年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四)环境缓冲区(月浦产业过渡片区)
  1.区域范围
  月浦镇、杨行工业区、罗店工业区
  2.实施原则
  以保障生态安全和提高居住环境适宜性为方向,以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积极协同宝钢等特大型企业,实施重点污染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工业向园区集中,大力再造生态功能,缓解生产与生活矛盾,实现生产、生态与生活和谐发展。
  3.行动目标
  片区API优良率大于85%;平均降尘量小于11.5吨/平方公里?月;区域环境噪声达到二类区标准;城镇污水截污纳管率达85%;骨干河道水质达到IV类水标准。
  4.措施与任务
  (1)注重基础设施完善,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
  完善月浦老镇区域环境基础设施,消除截污纳管盲区,重点推进月浦盛桥社区和沈巷社区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与截污纳管工程。
  (2)注重重点区块集中整治,提升环境面貌
  完成联水路地区企业截污纳管及道路拓宽建设工程;依托宝钢,提升宝龙建材等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严格落实环保规划,促成中冶宝钢等企业有序发展。实施蕰川路以东工业集中地区整治,对海豹水泥等重污染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园区整治,逐渐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企业。
  (3)注重环境矛盾化解,改善区域民生
  协同宝钢彻底解决友谊五队居民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实施月罗路沿线地区的化工、制药等重污染企业的调整,缓解生产、居住不同功能混杂引发的环境矛盾。
  (4)注重生态防护林建设,形成缓冲隔离
  推进蕰川路以东、杨盛河以西绿化防护隔离带建设,有效形成月浦与宝钢之间生态缓冲。建成蕰川路等主干道两侧绿化隔离带,形成生产与沈巷社区、盛桥社区生活之间的有效隔离。实施月浦塘等中小河道生态景观综合治理,大力再造生态功能。
  (五)重点保护区(宝山新城居住片区+滨江邮轮商住片区+南部中心城市片区)
  1.区域范围
  罗店镇、顾村镇、杨行镇、友谊路街道、吴淞街道、淞南镇、张庙街道、高境镇、庙行镇和大场镇
  2.实施原则
  以建设滨江宝山为出发点,以维护和保障群众环境权益为落脚点,通过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区域网格环境等级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措施,促进重点保护区环境质量的持续提高。
  3.行动目标
  空气质量优良率(API)大于90%;降尘量8吨/平方公里?月;蕰北骨干河流水质基本达到Ⅳ类标准,蕰南骨干河流水质基本达到Ⅴ类标准;区域环境噪声总体上达到2类区标准。
  4.措施与任务
  (1)着力推重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促环境面貌改善
  基本完成南大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关闭与区域环境功能定位不相符的企业;建设南北向外环绿带,打通东西向沪嘉生态廊道。基本完成富锦工业点功能整体调整,实施土地二次开发。完成庙行镇场北路东茭泾以西村中厂、顾村及杨行镇联谊路等地块综合整治。
  (2)着力推重点流域产业转型发展,促滨江带开发
  完成上港十四区地块调整转型,打造集生态滨江、邮轮服务和休闲居住于一体的滨江综合公共中心;推进原东海船厂地块产业整体转型;加快原上棉八厂地块功能改造,促进滨江景观休闲带逐步形成;开展蕰藻浜两岸码头、堆场整治,逐步实现生活岸线功能。
  (3)着力推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完善,促总量控制目标完成
  完成该区域50余家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经济发展预留环境容量。基本完成顾村、杨行老镇、顾村杨泾、杨行江杨农产品市场、庙行东茭泾以西和高境逸仙路以西等地区污水截污纳管工程,巩固和提高减排能力。
  (4)着力推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促环境和谐度提升
  重点加强该区域餐饮、娱乐业集中区块的环境管理与整治,减少油烟气和噪声对周边居民生活、学习的干扰;关停或搬迁桑迪精细和宝印彩涂等污染企业,消除现有污染源与新开发居住区的环境矛盾。推行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深化扬尘污染控制长效管理机制,提高主要道路机械化保洁水平。
  (5)着力推生态品质提升,促人居环境改善
  完成顾村公园二期工程、白沙中央公园和大场公园建设,提升道路绿化的景观品质,提高城镇绿地的分布均匀性和连通性。实施中小河道生态景观综合治理,建设河道绿化休闲走廊。
  (六)优化发展区(吴淞产业片区+城市综合产业片区)
  1.区域范围
  吴淞工业区、宝山城市工业园区
  2.实施原则
  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为目标,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为手段,利用减排约束和倒逼机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环境监管水平提高和生态建设等路径,促进优化发展区可持续发展。
  3.行动目标
  空气质量优良率(API)大于88%;降尘量小于8.5吨/平方公里?月;区域环境噪声总体上达到3类区标准。
  4.措施与任务
  (1)与城市化进程相结合,推进产业区整体转型
  严把项目环保行政审批关,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严禁引入“二高一资”和与区域功能转型有冲突的项目;全面整治原关停企业内的“厂中厂”;完成中远公司下属化工等企业产品结构调整。
  (2)与保障民生相结合,实施污染总量控制
  推进宝钢不锈钢烧结机脱硫改造和钢渣扬尘治理,基本完成整体转型;实现益昌薄板酸洗工艺的能级提升或产业转型,消除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实施特殊钢、不锈钢线材后道工序改造和8台燃煤锅炉改天然气,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完成明治橡胶等6户企业的废气治理或结构调整,协同宝钢实施宝杨路2021弄居民动迁,解决生产与生活的环境矛盾。
  (3)与提升监管能力相结合,改善区域环境面貌
  完成吴淞工业区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和城市工业园区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加强无组织烟粉尘、扬尘长效管理,保持道路保洁的高水平作业,进一步强化区内堆场、码头及建筑工地的监管,促进区域降尘量的不断下降。
  八、能力建设与社会参与
  1.实施原则
  以构筑环境保护全防全控监管体系为目标,以创新环境宣传教育方式为途径,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全过程控制、全方位防范、全社会参与,提升区域环境管理水平。
  2.行动目标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