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噪声污染控制和固体废物利用与处置
1.实施原则
以有效缓解噪声污染为目标,以人为本、合理布局,建设防噪、隔声设施,建管并举,切实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推进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削减、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提高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置利用水平;强化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源头控制,提升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能力,进一步保障环境安全。
2.行动目标
区域环境噪声昼夜噪声达标率分别达到95%和8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
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100%。
3.措施与任务
(1)加强噪声污染控制
合理控制沪太路等主干道车流量,对重型卡车划定禁行区及行驶区,设置主要道路两侧噪声隔离带和缓冲区,加快建设高压走廊防护绿带、道路河道绿带、工业区块与居住区缓冲绿带,阻隔噪声。实施北蕰川路等交通干线交通噪声治理工程;重点加强餐饮业、娱乐业环境信访矛盾突出集中地块的噪声治理。
(2)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无害化处置
推进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推进石洞口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减量化工程建设;规范脱硫石膏、钢渣、粉煤灰等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行为;提高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准入门槛,引导工业固废利用处置规模化经营;加强固废处置单位运营资质监管,实现工业固废的无害化处置。
(3)加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全过程监管
对危险废物产生量100吨/年以上单位实施重点监管,实施重点监管企业“一厂一档”动态管理,规范收集、贮存、转运行为;加强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监管;实现危废产生、处理处置全过程监管,提高对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应对能力。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确保医疗废物安全集中处置。
(4)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及无害化处置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小区的硬件设施;做好顾村、罗店、南大等大型居住社区的环境卫生设施配套规划和建设工作。加强餐厨垃圾申报、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管理,强化申报管理制度,健全处置体系,到2014年,基本实现单位收运服务全覆盖。强化建筑垃圾源头监管,形成源头控制有力、运输监管严密、消纳处置有序、执法查处严厉的建筑渣土全程管理长效机制。
四、工业污染防治与产业结构调整
1.实施原则
以总量控制与污染减排为抓手,以企业分类管理(EPI)为手段,深入推进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坚持调结构、促转型,实现工业污染全面防控、产业结构合理的集约宝山。
2.行动目标
区重点监管企业EPI合格率达到58%;
完成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00家以上;
万元工业增加值COD、SO2排放强度均下降12%;
工业重复用水率达到75%;
3.措施与任务
(1)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控制钢铁行业等高排放行业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推进工业向规范的工业园区集中;整体淘汰皮革行业,全面关停工业集中地块以外的化工、电镀等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控制家具制造、塑料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
(2)强化重点区域工业污染控制
基本完成南大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关停危化企业释放土地资源,以开发带动整治,改善南大地区环境质量。深化吴淞工业区环境长效管理,依托整体功能转型,逐步改变城市围绕工业区发展的不合理格局。按照产业布局规划,完成富锦工业点功能调整,工业点内企业关停或搬迁。
(3)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督管理
以EPI评定为基础,对330户重点污染企业进行分类管理,通过重点实施30户企业整治,促使企业不断改善自身的环保行为。与宝钢集团开展契约化环境管理,推进特大型企业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信访处理等方面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共同达成区域环保目标。强化环境监测、监察、监管联动机制,继续建设和完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实现重点污染企业的全过程防控。
(4)深入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
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五个重金属行业和钢铁等七个产能过剩行业实施清洁生产,完成50家重污染行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鼓励高耗能行业企业清洁生产试点审核,完成50家清洁生产试点审核。
五、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实施原则
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契机,以生态建设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区创建为重点,控制农村点源和面源污染,完善城市绿色网络体系,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将宝山建成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城区。
2.行动目标
农业化学需氧量和氨氮较2011年削减8%;
绿化覆盖率4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3平方米。
3.措施与任务
(1)加强禽畜牧场治理
严格控制散养户饲养总量;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逐步治理、关闭或搬迁规模化畜牧场,从源头上减少畜禽养殖污染排放量。
(2)继续推进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
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拦截、末端治理”的原则,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安排商品有机肥和BB肥的使用,鼓励施用高效低毒农药;推动绿肥种植1万亩;促进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和蔬菜废弃物还田等综合治理工作,降低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3)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完成罗泾、罗店、顾村和月浦等四镇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2000户村庄改造,重点改造村、镇级河流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等。
(4)完善区域绿地系统
结合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加快推进公园绿地建设速度;依托宝山滨江新城建设,实施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加快郊野公园和绿色廊道建设,提高绿化覆盖率,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区。建成白沙中央公园;基本完成顾村公园二期和外环沿线生态专项建设。完成沈巷社区等5个地块防护绿地建设;基本建成大场公园一期和庙行楔形绿地。
六、辐射与土壤污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