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供销合作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规划(2011—2015)的通知

  5、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南宁市供销合作社重点支持日用消费品建设项目15个(见附16)。

  表16 南宁市供销合作社重点支持日用消费品建设项目表

序 号

项目名称

建设

性质

总投资

(万元)

1

东盟日用消费品超市

新建

5000

2

东盟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改造

改造

1800

3

东盟五金交电配送中心

改造

1000

4

南宁市交易场日用工业品市场改造工程

改造

1040

5

五塘日用消费品购物中心

改造

800

6

昆仑日用消费品购物中心

改造

500

7

吴圩日用消费品购物中心

改造

700

8

良庆区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

改造

500

9

邕宁区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

新建

500

10

武鸣县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

新建

800

11

横县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

新建

1000

12

宾阳县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

改造

800

13

上林县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

新建

500

14

马山县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

新建

500

15

隆安县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

新建

1000

 

合 计

16640


  6.建设措施
  (1)依托龙头企业构建统一网络
  农村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网络应以南宁市供销合作联社直属企业南宁市冠腾综合贸易公司为龙头,积极培养各县(区)龙头企业,统一组织货源,统一配送,以县域市场为切入点,通过“市县龙头企业+配送中心+乡(镇)、村直营(加盟)店”模式,按照 “龙头牵引、上下联动、循序渐进、辐射周边”,“小网点,大网络,大连锁”的经营思路,通过大规模连锁经营,向农村市场渗透。以联合发展为立足点,通过“供销合作社或公司企业+农村超市+农村自营店或加盟店”模式,或引进大型连锁零售企业,以供销合作社控股、参股、租赁的方式参与经营,走低成本扩张之路。
  (2)整合优势资源,打造配送网络
  只有配送中心的建成才能真正实现网络建设,重点加快县级配送中心建设,整合供应商资源,同时可以组建专业物流配送公司,为实现“双流通”网络服务。县(区)是城乡结合部,是商品配送的枢纽,通过配送中心建设,可以将一大批供应商整合进来,利用他们的商品资源、配送资源、网点资源、人才资源等;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降低分散经营的成本,扩大配送覆盖面,提高配送规模效益;能够稳定货源,保障产品质量,保障农民利益,也有利于构建促进农村流通环境诚信体系建设。
  (3)建设平价商店,树立终端形象
  随着农村群众的消费能力提高,人们对日用消费品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重品质、品牌意识提高的趋势。超市的品种多、便利性、价格实惠、开放式购物等特点也逐步成为城镇、县(区)百姓喜欢的购物场地。现各县社及基层社保留的社有房产资源所处的位置均在当地的繁华商圈,有些接近当地最大的农贸市场,以二、三层的建筑居多,占地面积大,楼面设施保护较好,改造成本较低,有望通过改建经营成为当地经营日用消费品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形象最佳、信誉最好的门店。价格波动时,政府要给予价格调节基金的补贴,实现保供稳价的目标,形成农村日用消费品从县区、乡镇到村的三级卖场体系。
  (4)统一组织,规范管理
  以市属龙头企业牵头,制定完善的《南宁市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规范》,以配送中心为建设重点,发挥总部型连锁企业的作用,实行商品“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的经营管理机制。在各级门店引入CI系统,在视觉上有统一的全国供销合作联社CHINA CO-OP标识,同时按照连锁经营标准化、专业化的要求,制定发展规划、培训人才、搭建电子计算机监控系统等现代信息平台,联合协调各乡镇超市、各直营加盟店发展网络。
  (5)发展新型业态,跟进市场潮流
  按照“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的思路,以“为民,便民、惠民”为服务方针,以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和农民群众为主要顾客,以大众化生活用品和菜篮子食品为主营商品。以市县级连锁超市为依托,以基层社为重点,以村级综合服务社为方向,依托网络开展增值服务。如可以开设代办、代缴费项目,也可以文化下乡服务设立“致富书架”、“爱心书屋”,以有线广播为载体的送科技、致富信息的服务等。在经营品种上要多元化,大力发展售后服务体系,引进家电、电子通讯、图书、音像、餐饮娱乐业、医药保健等业种,不断拓宽连锁经营的服务领域。
  (三)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建设规划
  1.建设目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1〕59号)提出要以加强产销衔接为重点,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完善流通链条和市场布局,进一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建立完善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保障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南宁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通过“城乡双向互动”路径,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反哺机制,加快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进程,使南宁成为城乡联系紧密、城市经济有动力、农村经济有活力的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示范区。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以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为目标,大力推进城市农村“双向”物流,统筹城乡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着力壮大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粮食、甘蔗、水果、蔬菜、蚕桑、食用菌、木薯、花茶等八大产业,建设特色种植基地、特色养殖基地、特色农业园区。要加快培育花茶、蚕桑、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的龙头企业。
  到十二五期末,全市供销合作社巩固和打造农产品交易、农贸类专业市场13个以上,辐射范围覆盖全市县(区)。其中,1个过50亿元的区域性农产品交易市场,县市级农产品交易市场12个;全市供销合作社农产品购销网点发展到83个,形成市、县、乡镇、村屯四级农产品购销网络体系。打造1个覆盖全市,集农产品交易、冷储、加工、信息、检测、冷链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物流园,建立市县级冷链仓库物流网点12个,主要产地冷链物流仓库6个。重点建设冷链物流系统,完善产地预冷、销地冷藏和保鲜运输等设施,新增冷库库容1万吨左右,物流年交易量达到100万吨。引进、新建3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产值过千万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个,过5千万元的龙头企业1家。
  2.规划布局
  根据全市各县域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发展需要,遵照“合作社、行业协会--种植基地--农产品购销市场”的发展模式进行规划,形成农产品分类、产业链条和种植示范基地的三维立体网络。在农产品分类维度上,按茶叶、中草药、蚕茧、蔬菜、水果、肉禽、粮食、干杂、副食形成九大交易网络;在流通链条维度上形成上至生产、中至流通加工、下至销售出口的完整产业链条;在种植示范基地维度上,根据各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选择交通区位条件较好和具有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县(区),(各县(区)特色农产品种植情况见表17)因地制宜,形成以南宁市为中心,覆盖六县六区,在每个县,尤其是在特色农产品集中种植的地区至少布局一个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在《南宁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突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要建立一批集生产、生活、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多功能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扶持十里花卉长廊、五塘苦瓜基地等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娱乐旅游。培育壮大一批有品牌、连基地、带农户的农业龙头企业,形成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园区化发展新局面。为此,在农副产品网络规划中,融入了一些像上林县生态旅游合作社的项目。按照《南宁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版)、《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相关规定,在原有22个网点的基础上,新增网点61个,共达83个。网点布局规划见表18。

  表17 各县(区)特色农产品种植情况

地 区

特色农副产品类别

种养基地面积(亩)

市区

桑茧、香蕉、西瓜、蔬菜等

7.5万

武鸣县

西红柿、西瓜、蔬菜等

27万

宾阳县

桑茧、莲藕、生猪、蔬菜食用菌等

30万

隆安县

柑橙、荔枝、木薯、甘蔗、板栗等

40万

上林县

葡萄种植、网箱养鱼等

3万

马山县

金银花、家畜养殖等

15万

横县

中药材、茶叶、甜玉米、食用菌等

32万(甜玉米22万,茉莉花10万)



  表18 全市供销社农副产品网点布局规划

地 区

原有农副产品购销网点(个)

规划农副产品购销网点(个)

兴宁区

2

2

青秀区

0

2

江南区

1

12

西乡塘区

2

5

良庆区

0

2

邕宁区

8

2

武鸣县

4

6

隆安县

0

6

马山县

1

4

上林县

0

8

宾阳县

3

6

横县

1

6

合计

22

61


  3.年度建设规划
  见附表件1附表3。
  4.重点企业
  “十二五”期间,南宁市供销合作社重点支持农副产品经营企业6家(见表19)。

  表19 “十二五”期间南宁市供销合作社重点支持农副产品经营企业表

序号

企业名称

地 址

注册资本(万元)

总资产

(万元)

年销售额(万元)

1

南宁市桂果香果品有限公司

南宁朝阳路74号五楼

891.35

5079

350000

2

宾阳县土产公司

南宁宾州镇临浦街184号

365

856

4200

3

武鸣县果品公司

武鸣县城农坛路

115

141.94

848

4

武鸣县土产公司

武鸣县城农坛路

86

160.85

1418

5

马山县土产公司

马山县马山县中学街供销社一楼

200

450

920

6

上林县民族缫丝厂

上林县大丰镇丰岭路尖岭

500

510

8000


  5、重点项目
  参照各地建立农产品交易市场的规划标准和规模(见表20),“十二五”期间,全市供销合作社申请扶持农副产品购销加工企业项目共有22个(见表21)。

  表20 各级别批发市场的建设标准和规模一览表

级 别

种植规模

产量/年

成交量

成交额

规划面积

投资规模

省市级

300万亩-500万亩

40亿-80亿公斤

2500吨左右/日

40-100亿/年

100万m2/3000亩

30亿

左右

县区级

40万亩-80万亩

5-8亿公斤

250吨左右/日

3-5亿/年

5万m2/200亩

3000万

村镇级

5000亩-3万亩

1亿公斤左右

25吨左右/日

30万/日

6个大棚/10亩

400万



  表21 全市供销系统拟重点支持农产品购销加工建设规划项目

序 号

项目名称

建设

性质

总投资

(万元)

1

中国东盟南宁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新建

20000

2

南宁市肉食品专业市场

新建

7170

3

南宁市三鸟批发市场

新建

4500

4

南宁市桂果香果品有限公司新建蔬菜水果交易大棚

新建

4000

5

上林县综合农贸批发市场

新建

3000

6

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综合楼二期工程

新建

1550

7

横县供销社贸易中心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新建

1500

8

西乡塘区双定香蕉集散市场

改造

1000

9

武鸣县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新建

1000

10

隆安县雁江供销社土特产加工厂

新建

1000

11

上林县澄泰供销社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新建

1000

12

青秀区刘圩农副产品集散市场

新建

600

13

上林县清水河葡萄酒厂(专业社配套)

新建

600

14

横县马岭镇中草药收购专业市场

改造

600

15

南宁市二日杂农副产品加工厂

新建

500

16

马山县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改造

400

17

南宁市邕宁区蚕茧烧烤仓储配套项目

改造

300

18

隆安县中草药专业合作社

新建

300

19

上林县清水河种养专业合作社

改造

300

20

上林县农业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

新建

300

21

宾阳县土产有限责任公司水果批发市场

新建

300

22

宾阳县王灵农副产品收购部

改造

300

合计

50220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