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昌市安全生产“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四)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服务体系

  1、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安全生产科技应用运行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安全咨询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联动的安全生产科技推广应用体系,加大安全生产科研经费和力量的投入,引进、推广、消化、吸收适用的安全生产科技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监控能力、应急救援能力、事故分析处理能力、检验监测能力和事故控制能力,为安全监管监察提供技术支撑。

  2、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硬件建设。以打造“数字化安全”为目标,建立市、县两级安全生产信息体系,完善隐患排查整改信息库、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库、职业危害信息库、主要设施设备信息库,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支撑和服务。

  3、充分发挥安全技术专家的作用。积极推进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在高危行业和规模以上企业积极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并建立相关工作机制,保障其政治、经济待遇;合理规划、适度发展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畅通服务渠道,全方位、高质量服务中小企业;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协会,有效搭建平台,拓展其服务职能;加强对安全咨询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安全咨询中介机构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安全咨询中介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

  (五)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

  1、整合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资源。将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融入市政府应急平台建设,实现与市政府应急办、110指挥中心、120指挥中心、各专业救援队伍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形成统一调度指挥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体系。

  2、建设重点行业领域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一是以远安县迅达救护中队和宜都市松宜矿山救护中队为基础,发展专业和辅助救护小队,建设江南、江北两大矿山救援基地;二是以建设化工园区应急救援平台为契机,加快猇亭区域性化工应急救援平台建设;三是加紧建设宜昌消防特勤基地。

  3、加强企业应急预案与当地政府总体预案的对接,修订、完善重点行业和领域生产安全事故(险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备案与演练,确保各级应急救援预案的执行力;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帮助指导各大中型化工企业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