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上海市“创模”要求,以截污、疏浚和水系沟通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大力推进新开河、彭渡十组宅河、金彭河等共12公里黑臭河道整治;继续推进俞塘二期、春申塘等骨干河道整治及蒲汇塘等河道疏浚,继续开展水系沟通、镇村河道整治和吴泾工业区河道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全区水环境。
3、饮用水源地水质保障。结合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环境监管,保护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环境,确保饮用水安全。
二、大气环境治理与保护
(一)实施原则
以污染减排为主线,全面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加强对大气污染源监管,确保达标排放;推进工业锅炉脱硫或清洁能源替代,进一步推进“无燃煤区”建设;以完善长效机制为重点,继续抓好扬尘污染控制,确保大气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空气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行动目标
完成市下达的闵行区“十一五”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到2010年底,全区非电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1.5万吨以内;完成10台10蒸吨/小时以上工业锅炉脱硫或洁净煤燃烧技术改造,交通干道周边25家企业36台燃煤锅炉实现清洁能源改造;建设“无燃煤区”21.3平方公里,扬尘污染控制基本实现长效、常态管理。本辖区全年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PI)达到和优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的90%左右;大气环境重点污染源排放全面稳定达标。
(三)项目概况
本领域三年间计划实施3类重点任务,共计5个项目(市下达任务2项)。该领域主要责任单位是区环保局,区建设交通委、区绿化市容局、区城投公司和相关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四)主要任务
1、加强二氧化硫排放控制。结合迎世博600天工作,做好整治交通干道周边冒黑烟企业的行动,完成8条交通干道周边25家企业现存有36台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到2011年底,全区完成10台10蒸吨/小时以上工业锅炉脱硫改造或洁净煤燃烧技术改造。继续推进无燃煤区创建,推动七宝镇创建成市级“无燃煤镇”,进一步扩大“无燃煤区”覆盖面。
2、强化扬尘污染控制。完善扬尘污染控制督促、推进工作,继续深化各类扬尘污染源规范化控制。根据《
上海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以行业管理为抓手,结合文明工地创建,加强建筑工地、堆场、道路扬尘污染控制,加强全过程监管,全面达到扬尘控制规范要求。巩固扬尘污染控制区创建成果,完成市级复验工作,实现常态化管理。
3、加强大气监测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区大气环境质量监控系统,在浦江镇、莘庄工业区建立大气自动监测站。
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和噪声污染控制
(一)实施原则
坚持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城郊并举,进一步完善全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体系。完善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网络,大力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的建设;完善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系统;探索一般固体废物安全处置新途径,引导、鼓励向产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软硬结合,全面推进噪声污染控制工作。以加强机动车、非机动车禁鸣执法与宣传为重点,加强交通噪声污染管理;以整治交通干线敏感点为重点,解决居民投诉集中、扰民现象严重的噪声污染问题。
(二)行动目标
继续提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工业废物利用处置体系。到2011年底,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8%,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妥善的处置。
加大交通干线噪声敏感点整治力度;加强机动车、非机动车禁鸣执法与宣传力度。到2011年,机动车、非机动车鸣号率控制在3%以下,形成比较完善的噪声污染控制体系。
(三)项目概况
本领域三年间计划实施3大类重点任务共计3个项目(市下达任务1项)。该领域主要责任单位是区建设交通委,区绿化市容局、区公安分局、区环保局、区文广影视局和相关镇、街道、莘庄工业区。
(四)主要任务
1、继续推进固体废物利用与处置。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建设区级“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转运中心”,解决建筑装潢垃圾、绿化垃圾、道路清扫垃圾、大件垃圾、电子垃圾等垃圾资源的储存转运和再利用,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
2、进一步完善危险废物利用与处置系统。对有毒、有害以及医疗废物实行强制性回收制度,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全部纳入统一回收处置体系,基本建成电子废物三级回收网络体系。
3、加强噪声污染控制。一是加强交通噪声污染治理。结合迎世博600天环境整治计划,重点实施A4、A20沿线噪声污染较为严重的敏感点治理,通过安装声屏障等措施控制交通噪音,降低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加强莘庄镇、颛桥镇、江川路街道等镇、街道的普通居民区沿线道路的噪声治理。二是加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禁鸣执法与宣传,将机动车、非机动车鸣号率控制在3%以下。
四、工业污染防治
(一)实施原则
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为重点,加快淘汰环保劣势企业,深化工业污染防治;以深化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继续推进重点污染区域环境整治;以规范工业区环境管理为核心,继续完善保留工业区环境基础设施,推动工业区落实各项环保措施。
(二)行动目标
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按规划完成各项区属整治任务,区域环境质量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到2011年,所有保留工业区形成比较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解决一批工业“三废”污染问题,确保单位增加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逐年降低。
(三)项目概况
本领域三年间计划实施3类重点任务,共计7个项目(市下达任务5项)。该领域主要责任单位是区环保局,区吴泾办、区经委、区城投公司、区水务局、区绿化市容局、区建设交通委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相关镇和工业区。
(四)主要任务
1、推进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吴泾工业区环境综合整治纲要》中确定的各项区属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吴泾、梅陇两镇的规划要求的全部居民动迁安置工作,配合完成吴泾工业区规划中的道路、绿化、河道等建设工程。具体是:(1)完成1430户居民动迁安置工作;(2)完成景洪路、曲吴路、景东路、澄江路、龙吴路、墨江路、北吴路、放鹤路整治工程;建设绿化面积160公顷;完成俞塘(虹梅南路-黄浦江水闸)、六磊塘(虹梅南路-黄浦江水闸)等村宅河道的整治工作。
2、继续完善工业区环境基础设施。按照工业区环境规范化管理要求,在完善污水集中收集处置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工业区的性质和条件,积极推进工业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向阳工业园区、漕河泾浦江高科技园、闵北工业区污水收集纳管率达到100%,原有企业污水收集率达到90%以上。
3、推进污染产业结构调整。根据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协调推进联席会议确定的阶段目标,深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建立劣势企业退出机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推动资源环保劣势企业按市场法则自然退出。到2011年底,完成100项左右污染企业、产业或产品结构调整和淘汰工作,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并开展试点8个。
五、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一)实施原则
以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为重点,点面结合,开展企业、行业、园区、社区、区域多层次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进一步推进清洁生产,加强企业环境管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行动目标
加快推进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创建一批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点和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到2011年,形成点面结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态势,清洁生产从试点逐步转向推广。引导企业强化环境管理,履行环保社会责任。推进建筑节能和节能省地型“四高”小区建设,营造全区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区的良好氛围。
(三)项目概况
本领域三年间计划实施5类重点任务共计8个项目(市下达任务2项)。该领域主要责任单位是区发展改革委、区经委、区环保局、区科委、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建设交通委和相关镇、街道、莘庄工业区、闵行开发区。
(四)主要任务
1、大力推进各个层面循环经济试点项目。加强引导,继续深入推进莘庄工业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万科朗润园、富士施乐、三菱电梯三家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建设;持续深化培育区级循环经济试点,逐步向现代服务业、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延伸。到2011年底,全区培育区级循环经济试点总数达到50家以上,探索不同层次和领域的循环经济发展、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开展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重点推进闵行开发区和莘庄工业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树立一批经济效益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清洁优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友好企业典范。
3、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以电镀、建材、化工、制药、食品、酿造、印染等重污染行业为主,以“双有双超”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扩大清洁生产试点面,以绿色设计、工艺改造、物料循环、污染治理等多种手段,进一步督促企业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实施清洁生产。到2011年,全区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总数达到35家。
4、加强企业环境管理。继续推进企业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总数达到330家。
5、推进建筑节能。继续深入开展建筑节能,推进节能省地型“四高”小区建设。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大型公共建筑使用分布式供能系统和太阳能利用设施。到2011年,建设节能省地型“四高”小区试点8个,新建民用建筑100%采取节能技术,新建公共建筑全面实现50%的节能目标,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累计达到1.5万平方米。重点推进新的节能示范工程,推动节能科研项目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
六、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
(一)实施原则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快郊区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着力推进“闵行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绿化林业亮点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采取有效措施削减畜禽养殖污染,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为城市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以村庄改造为切入点,加大力度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行动目标
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全区农业生产基地的80%。全区粮食、蔬菜氮化肥亩均使用量和化学农药亩均使用量逐年减少。提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综合治理水平,加快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场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深化环境优美镇和生态村创建活动,整体推进村庄综合改造。
(三)项目概况
本领域三年间计划实施4类重点任务共8个项目(市下达任务2项)。该领域主要责任单位是区农委、区环保局和相关镇。
(四)主要任务
1、发展生态农业,拓展农业功能。紧紧围绕市农委和区政府“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要求,对全区现有的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着力提高认证农产品在全区主要农产品生产中的比重。至2010年,建立5-6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产品认证企业达到农业生产企业的80%。
抓住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闵行区的区位、交通和农业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浦江市民农园、万科农艺园和马桥农耕文化园的建设和开发,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娱乐和教育等多功能特点,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建设,推进化肥农药减量使用,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重点是:(1)推广绿肥种植9000亩;(2)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16500吨;(3)推广使用测土配方肥450吨;(4)示范和推广绿色植保技术,新增应用性诱剂防治面积3600亩,扩大防虫网、杀虫灯、性诱剂、色板等生物物理防治技术的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