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质量与人的全面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实施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战略,注重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与教育、卫生、人口计生等与人的全面发展直接相关的领域;立足服务型政府的定位,适应闵行区产业发展向新能源、现代装备等高新产业转型的要求,创造有利于培养人才和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提升人口的整体素质。
--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城市建设目标相匹配。重视发挥人口规划在政府经济社会事业相关规划中的基础作用,推进人口规划与产业规划、“一轴一带三大功能区”空间发展规划的“三规”合一;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制定人口功能分区战略,合理引导户籍和外来人口的迁移流动,实现区域人口的相对科学、均衡再分布。
--人口结构与区域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相协调。坚持社会事业优先发展和按常住人口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的理念,加大教育、卫生、公共体育文化、养老和人口计生等公共服务的供给;坚持以区域人口规模及构成的变动为导向,合理配置各类社会事业设施和资源,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3、发展目标
经过“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五年规划期的努力,至2020年末,闵行区人口总量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基本一致;常住出生人口性别比降至正常水平;人口素质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人口分布与产业结构及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调控方向基本一致;基于常住人口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着力破解人口新二元结构,逐步使闵行由人口导入大区转型为人力资源强区;着力发挥世博的后效应,最终使闵行区成为人口社会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的主要实践区。
--人口总量控制目标。合理调控人口规模,预计“十二五”至2020年期间,全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长2%左右。到“十二五”末,全区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270万人左右,户籍人口总量控制在115万人左右;至2020年,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300万人以内,户籍人口总量控制在130万人以内。
--人口质量提升目标。出生缺陷儿发生率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下;优生指导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至2020年基本达到全覆盖;人人享有生殖健康的权利;户籍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至2020年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至2020年与闵行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基本相一致。
--人口结构改善目标。加强对外来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综合治理工作,常住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步降至正常水平;鼓励按政策生育,加大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度,缓解户籍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人口分布合理化目标。结合本区“一轴一带三大功能区”空间发展战略,引导人口合理再分布,疏导人口密度超过14000人/平方公里的古美、莘庄、七宝、梅陇、虹桥等中心城区以及新虹(原龙柏)地区等“四镇二街道”的人口流动;调控人口密度在5000~8000人/平方公里的莘庄工业区以及江川、颛桥、华漕等外围区域“二镇一区一街道”的人口规模;提高人口密度在3000人/平方公里左右的浦江、吴泾、马桥等南部地区“三镇”的人口集聚度。
--常住人口享受公共服务目标。“十二五”及至2020年,社会事业类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全市平均水平;教育、卫生、公共体育、公共文化等人均指标与全市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3-6岁儿童入园率、义务教育阶段班额达标率等公共服务指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生均义务教育经费、社区全科医生比例、人均体育场馆面积达到市郊领先水平,每百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不断增加社会事业人才总量,公共服务的软实力得到明显提升。
--人口服务管理创新目标。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运作、部门协同管理、社区积极参与的现居住地人口服务管理新机制;探索形成适合中心城区社区、城市化社区和农村社区的基层人口服务管理模式;构建并实施人口规划指标逐级分解和科学调控的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积极依托区城市综合管理“大联动”平台,进一步加强人口信息采集的准确度,以信息化推动人口管理的科学化。
四、“十二五”和2020年人口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主要任务
1、积极实施“人口规模合理调控行动计划”,有效缓解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正确处理好承接中心城区人口疏解任务与人口总量宏观调控的关系,通过人口扩容与数量控制的有机结合,缓解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对资源、环境形成的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