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进跟踪监管,把好使用关。加强对在用医疗器械安全监督管理,继续推进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监管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推广使用,通过完善“植入性医疗器械安全追溯系统”,加强在用医疗器械的日常管理,有效防止购买无证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带故障工作。加强对医疗器械质量、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的专项检查,有针对性地对使用量大、使用面广、高风险的医疗器械品种进行监测。对发现的问题,要依法采取措施,不放过任何隐患。继续做好药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及时科学稳妥处置不良事件。
(五)强化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管。在2006年推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分级管理,做好重点监管企业的日常检查,建立信用管理档案,从源头上控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组织企业相关人员开展医疗器械法规及质量控制标准的学习培训。认真做好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开办申请、变更、换证和年度验证工作,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的市场秩序。
(六)坚决依法取缔地下制售假劣药品活动。完善地下加工销售窝点的发现机制,及时察觉、及时采取管控措施;针对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组织多方力量进行专项清理和取缔。推进和海纳社区网络的建设,完善药品稽查网络、预警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落实“举报-调查-查处-反馈”的举报查处制度。每季度安排一次药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对制售假劣药品和无证经营收售药品等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组织开展民营医院、个体诊所用药检查、组织开展医疗机构药房质量检查、社会零售药房和经营企业药品质量稽查。规范进货渠道、储存保养和使用全过程质量管理。
三、积极开展社会宣传,营造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良好氛围。
培育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提高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面对不同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工作。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小区建设,全面推广学生食品安全读本进课堂工作。检测车每月第一个周日下社区开展快速检测和宣传活动。继续做好预警工作,以手机短信群发形式向市民、企业法人和管理人员发出食品安全信息提示。
四、加强技术机构建设,为科学监管提供支持。
闸北食品药品检验所作为国家实验室认可的专业技术部门,要积极开展专业技术服务,依法保证完成各项检验检测任务。要努力推进自主创新活动,加强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巩固提高实验室技术和管理水平。在完成食品扩项工作的基础上,要有计划地开展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的检验工作,继续加强检测技术人员培训,提升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