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主要任务 
 | 工作目标 
 | 责任部门 
 | 
1 
 | 完善政府、监管部门、用能单位三级联动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目标责任考核。 
 | 完成“十一五”规划关于“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0%”的总目标。 
 | 区发改委 
 | 
2 
 | 加强节能减排和低碳消费的宣传教育,积极搭建节能减排宣传平台,深入机关、社区、学校,倡导节约型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 
 | 
3 
 | 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聚焦四大主导产业,促进产业创新和融合,提升产业能级。 
 | 服务业生产总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0%左右。 
 | 
4 
 | 严把能耗准入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生产线和企业。 
 | 推进“关、停、并、转”生产能力落后企业1家。 
 | 区商务委 
 | 
5 
 | 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耗监管,着力推进节能技术改造,适时推动实施合同能源管理。 
 | 完成对30家单位的能源审计工作。 
 | 
6 
 | 加强全区农贸市场、超市销售和使用猪肉监管。 
 | 农贸市场、超市销售和使用的猪肉来自定点屠宰企业的比例达到100%。 
 | 
7 
 | 聚焦四川北路商业街,加快商业结构调整,增强城区商务商业功能。 
 | 充分发挥嘉杰国际、巴黎春天、东宝百货和凯鸿广场的组团效应,体现错位经营特色。加快推进沿街重点项目建设,做好引进业态指导工作。 
 | 
8 
 | 培育商贸服务业品牌,发展“老字号”品牌。 
 | 做好“老字号”品牌发展规划,制定相应政策,推进“老字号”企业发展。 
 | 
9 
 | 全面规范服务窗口,提供优质服务。 
 | 创建优质服务商业示范街1条,产生优秀服务能手100名,创建迎世博窗口服务示范岗60个,重点区域无障碍设施建设率和普遍服务率均达到100%,服务质量投诉率逐年降低,且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整体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逐年提升。 
 | 
序号 
 | 主要任务 
 | 工作目标 
 | 责任部门 
 | 
10 
 | 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推动数字电视、数字内容、数字出版等产业集聚发展,壮大数字媒体产业规模。 
 | 数字媒体产业所占知识服务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 区科委 
 | 
11 
 | 深入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积极开展质量宣传,不断增强工程建设相关单位的质量意识。 
 | 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市民群众对工程质量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区域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稳步提高,不发生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 
 | 区建交委 
 | 
12 
 | 通过开展业务培训等手段,有效加强监管力量。 
 | 
13 
 | 在传统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监管内容。 
 | 
14 
 | 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通过专项检查和严格执法等手段,促进有关国家和本市标准、规范的全面落实。 
 | 
15 
 | 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指导、探索政策支持等方式,积极鼓励和扶持区内在建项目参与市、区优质结构、优质工程等评选。 
 | 争创市级和区级优质结构工程的工程数量不低于全年在建工程总数的10%,文明工地创建率达到10%。 
 | 
16 
 | 通过宣传和观摩等手段,充分发挥试点、示范效应,逐步提高本区工程优质结构创建水平和覆盖面。 
 | 
17 
 | 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深化节约型工地创建工作,打造节能示范项目。 
 | 新建工程应用建筑节能新技术的比例达到100%,创建节约型工地5个左右。 
 | 
18 
 | 推动航运与金融、贸易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 
 | 现代航运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 区航运办 
 | 
19 
 | 完善住宅小区物业综合管理长效机制,推进住宅小区物业综合管理目标任务的落实和延伸。 
 | 创建区级以上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大厦)15个。 
 | 区房管局 
 | 
20 
 | 改革物业行业管理方式,加大行政管理力度,协同推进住宅小区综合管理机制的建立,住宅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 
21 
 | 积极开展优秀物业管理小区创建活动,制定具体创建方案,强化监督检查,妥善解决物业管理服务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实提高物业服务水平。 
 | 
22 
 | 加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力度,逐渐形成“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工作,规范物业管理服务行为。 
 | 
序号 
 | 主要任务 
 | 工作目标 
 | 责任部门 
 | 
23 
 | 加强流通领域商品监管,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 
 | 有效遏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 
 | 工商分局 
 | 
24 
 | 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严格市场准入,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处理区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 食品流通企业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的比例达到100%,确保不发生流通领域食品重大安全事故。 
 | 
25 
 | 全面落实农贸市场、超市进货索证索票制度。 
 | 农贸市场、超市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的比例达到100%。 
 | 
26 
 | 全面落实食杂店食品进货台账制度。 
 | 食杂店建立食品进货台账制度的比例达到100%。 
 | 
27 
 | 制定并组织实施培育、发展著名商标计划,增强企业争创著名商标意识,加强对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保护。 
 | 每年新增“上海市著名商标”1-2个,驰名(著名)商标有效数达到30个以上。 
 | 
28 
 | 规范旅游服务窗口,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水平。 
 | 完成19家旅馆的规范服务达标,创建绿色饭店8家。 
 | 区旅游局 
 | 
29 
 | 积极创建国家AAA级景区,加强景区基础建设,提高景区导游员素质和景区知名度,扩大景区营销途径,吸引更多游客到虹口旅游。 
 | 创建国家AAA级景区3家,实现我区国家A级景区“零”的突破。 
 | 
30 
 | 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培育一批有影响的志愿者服务品牌,形成人人参与志愿者服务的良好氛围。 
 | 以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协调推进全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 区文明办 
 | 
31 
 | 以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积极推进全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 
32 
 | 积极开展交通文明创建工作,会同交警部门开展交通文明路口、文明路段、文明示范标志区域创建工作。 
 | 
33 
 | 着力推进燃煤锅炉改造,实施清洁能源替代。 
 | 完成1-2台生活型燃煤锅炉改造。 
 | 区环保局 
 | 
34 
 | 实施水环境治理工程,加强水资源利用,推进污水纳管工程,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水环境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 
 |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置率均达到100%。 
 | 
35 
 | 加强大气环境治理与保护,加大对大气环境污染源监管力度,控制扬尘污染,继续推进清洁能源替代。 
 | 主要环境空气质量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 
序号 
 | 主要任务 
 | 工作目标 
 | 责任部门 
 | 
36 
 | 大力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加强对医疗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的重点监管。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医疗废弃物收集和集中处置率均达100%。 
 | 区环保局 
 | 
37 
 | 严格控制夜间施工、餐饮业噪声,减少噪声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巩固噪声达标区创建工作。 
 | 控制减少噪声污染。 
 | 
38 
 | 积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建成2.2万平方米绿地和公共开放空间,依托现有开放式公园绿地,优化生态环境质量。 
 | 规划建设2.2万平方米绿地,全区绿地总面积达到403.45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1.99万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93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 
 | 区绿化 
市容局 
 | 
39 
 | 推进市容环境责任区管理工作,为居民提供整洁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 城区环境面貌明显改观。 
 | 
40 
 | 以市容景观、环境卫生、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灯光广告等为重点,逐步实现平面整洁、立面规范、空间协调的城区形态目标。 
 | 
41 
 | 加强专项综合整治,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全区标准化菜市场周边环境整治。 
 | 
42 
 | 深入开展违法建筑整治工作,全面推进市容环境卫生达标工作,提高全区道路保洁整体水平。 
 | 
43 
 | 切实加强综合执法,解决影响市容市貌的突出问题,加强常态管理,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 
44 
 | 加强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开展药品专项整治行动。 
 | 有效遏制制售假冒伪劣药品违法行为。 
 | 食药监 
分局 
 | 
45 
 | 加强对食堂和餐饮单位的监管,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的质量监管体系和质量预警机制。 
 | 食堂和餐饮单位卫生条件符合国家要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来自定点屠宰企业的比例达到100%,依法申请且符合《食品安全法》和《餐饮服务许可证管理办法》相关发证要求的餐饮服务企业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比例达到100%。 
 | 
46 
 | 严格药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处理区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 确保不发生药品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 
序号 
 | 主要任务 
 | 工作目标 
 | 责任部门 
 | 
47 
 | 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示范街(区)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示范街(区)餐饮服务规范化管理比例。 
 | 示范街(区)餐饮服务规范化管理比例力争达到50%以上。 
 | 食药监 
分局 
 | 
48 
 | 以建材、装饰装修材料等重点产品和特种设备、涉及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的产品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 有效遏制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假冒伪劣产品事件,四川北路商业街基本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全区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建筑工地主要建材质量合格率达到85%以上。 
 | 区质监局 
 | 
49 
 | 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严格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在食品企业和市场中积极推行食品生产良好规范等认证工作,通过认证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服务水平。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处理区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质量安全事故。 
 | 对无证无照和证照不齐的食品企业的监管措施有效,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比例达到100%,确保不发生食品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 
50 
 | 加强全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形成条块结合、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通过层层签约、加强检查和考核,落实安全责任。加强对电梯维保单位维保质量的监督考核。加强高耗能特种设备能效监察。 
 |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重点监控设备定期检验率、制造安装过程监督检验率、重大隐患整改率、事故结案率均达到100%,确保不发生特种设备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 
51 
 | 制定并组织实施培育、发展名牌计划,增强企业争创名牌意识,实施名牌奖励相关扶持政策,帮助名牌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名牌企业在我区的集聚度,加强对名牌产品(服务)的保护。 
 | 完成《虹口区名(品)牌建设三年规划》,获得“上海市质量金奖”的企业(个人)数量实现突破。 “上海名牌产品(服务)”有效数达到32个以上。 
 | 
52 
 | 加强对创意产业园区的工作调研,积极推进以创意产业园区为主体的区域名牌培育。 
 | 努力实现区域名牌创建“零”的突破。 
 | 
53 
 | 推动企业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加大培育企业标准化工作队伍。树立“以质取胜”的标杆企业,带动更多的企业实践卓越绩效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本区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后续处理,健全质量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使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不断提升。 
 | 区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 
序号 
 | 主要任务 
 | 工作目标 
 | 责任部门 
 | 
54 
 | 积极参与上海市“二千一百”工程,大力推动本区企业学习和实践卓越绩效模式。 
 | 培育10家实践卓越绩效模式企业,培训10名掌握并实践卓越绩效评价标准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 
 | 区质监局 
 | 
55 
 | 落实企业质量档案长效管理制度,辖区内相关生产企业100%建立企业质量档案。 
 | 家具、玩具等10类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建立企业质量档案的比例达到100%。 
 | 
56 
 | 积极推广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积极鼓励服务业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 现代服务业逐步推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服务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 
57 
 | 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培育一批在节能减排、高新技术、公共图形等方面具备良好基础的试点企业。 
 | 推进现代服务行业的龙头企业开展服务标准化示范试点工作,成功创建上海市服务标准化示范企业的数量实现“零”的突破。 
 | 
58 
 | 加强能效标识、能源计量监督检查,增强计量服务意识,营造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和谐计量环境。 
 | 全面完成辖区内38家标准化菜市场计量器具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 
59 
 | 加强计量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计量违法行为。 
 | 列入法定计量强检目录的在用计量器具的受检率达到100%。 
 | 
60 
 | 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大对辖区内现代物流、商业零售、信息服务、文化休闲、家居装饰、旅行旅游、物业管理等行业创名牌的引导、扶持和指导,服务类名牌比例逐年增长。 
 | 服务类名牌产品(服务)在本区“上海名牌产品(服务)”总数中的比例明显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