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闸北区妇女发展“十二五”规划》和《闸北区儿童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1、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消除就业歧视,促进男女平等就业。(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2、拓展就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大力促进失业妇女再就业。加强职业指导,鼓励和扶持妇女自主创业,进一步促进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中女性比重控制在40%左右,登记失业青年中女性比重有所下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社会工作办、各街道、镇)
  3、加强女性人才岗位培训,进一步提升参与市场竞争和自主创新的能力,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使城镇女性从业人员比重保持在40%以上。(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4、发挥高端领域女性的引领作用,吸纳优秀女性人才为闸北服务,保持女性人员占招录人数的50%左右。促进高技术女性人才的培养,力争使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中女性的比重达到50%左右。注重女性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探索建立名师名家工作室,集聚女性拔尖人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科委)
  5、加强女性特殊权益劳动保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总工会、区妇联)
  策略措施:
  确保本区女性与男性平等获得经济权利、共享本区经济资源和社会发展成果是本区妇女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条件。
  1、加强宣传、沟通与协调,将机关事业单位录用岗位与性别平等纳入各单位决策主流。(区公务员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2、拓展培训项目,提升女性就业能力。积极开展思想观念教育培训,引导广大妇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针对社区失业女性需求,进一步提升培训层次,完善培训网络,开发适合女性的技能培训新项目,制定中、高层次和定向培训优惠政策,并建立创业实训基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妇联)
  3、进一步完善女性求职者的信息库及单位招聘信息库,依托“启点”职业指导站,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4、积极发挥街镇就业援助员作用,及时掌握和了解女性劳动力资源的就业、求职情况,为女性提供岗位招聘和培训信息,促进沉淀在社区的妇女实现就业。同时,对女性困难群体就业加强援助,逐步由公益性组织安置转向市场化就业,通过推荐培训、政策咨询、引导就业、送岗上门、定期举办妇女专场招聘会等多种措施,广开渠道予以安置。(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5、密切关注新形势下,妇女在劳动就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进妇女创业培训指导,为失业妇女、女大学生等提供自主创业就业的有效服务。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开业贷款担保的审批门槛,完善创业金融服务,帮助她们解决创业融资难问题。(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6、指导、督促各主管部门按照职业岗位培训要求,对专业技术人员实施培训,使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接受职业培训率达95%以上。采用组织配置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办法,吸纳优秀女性来闸北工作。加强人才派遣制度的建设,加大对女性人才的储备,进一步提高女性的就业机会。(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7、要千方百计团结、集聚科技、经济领域优秀女性高端人才投身闸北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以名师名家工作室为纽带,注重引进、培养、选拔女性领军人才,在市、区优秀人才、拔尖人才、劳动模范等人才工作的评比表彰活动中注重向女性倾斜。(区委组织部、区科委、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总工会)
  8、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不断增强女性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实施监察“两网”联动,开展大规模的女性劳动权益保护情况检查。以女职工劳动权益求助热线为载体,开展咨询、接受投诉,及时处理侵犯女职工权益的违法行为。(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总工会、区妇联)
  (二)加大参与力度,提升决策能力,逐步扩大妇女参与决策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深度和广度。
  主要目标:
  1、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女性比例和结构更趋合理,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中女代表和政协女委员的比例要有所提高。进一步提高妇女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区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领衔提出的议案数、书面意见数和提案数占总数的比例与女代表、女委员的比例相当。(各成员单位、各街道、镇)
  2、增强妇女参与意识,鼓励各界妇女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培育女性社会团体,并提高团体女性负责人的比例。(区妇联、区民政局)
  3、提高区、街道、镇各级决策层中女性的比例。担任党政领导班子正职的女干部数量在原有的基础上要有所增加,比例有所提高;区委、区政府机关各委办局党政领导班子中有女性的班子比重不低于65%。(区委组织部)
  4、女干部占区属干部总数不少于50%,确保女性科级领导干部占部门科级领导干部总数1/3以上,中共党员以及民主党派中女性比例稳中有升。(区委组织部、区公务员局)
  5、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女代表比例与女职工比例相匹配(或略高于女职工所占比例)。(区总工会)
  策略措施:
  妇女广泛参与决策和社会事务管理、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是推进本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1、将性别平等发展的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统筹考虑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合理结构,明确要求,加强培养、选拔和配备。(区委组织部)
  2、加强对女性人大代表和政协女委员的培训,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使女性人大代表、政协女委员的议案、提案被采纳的比例逐年提高。(各成员单位、各街道、镇)
  3、加强后备女干部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女性人才信息网络,注重后备女干部和女性人才的培养。保持处级后备干部队伍中的女干部比例不少于25%,并注重培养选拔。(区委组织部)
  4、改善中层干部年龄、性别比例结构,提高女性参与部门决策的比例和水平。多渠道、多途径选派优秀女性干部到区属单位以及区的重点岗位挂职锻炼。鼓励、推荐女性积极参与竞聘上岗、轮岗等,为女性全面发展、参与社会高层管理拓展空间、创造条件。(区公务员局)
  5、发挥妇女在社会管理和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培育各类先进模范人物中的女性先进典型。(区委组织部、各成员单位)
  (三)提高妇女素质,关注妇女健康,进一步提升妇女生活质量。
  主要目标:
  1、依法维护妇女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倡导终生教育的理念,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妇女文化素质。(区教育局、区科委、区妇联)
  2、提高妇女科学文化素养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不断增强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影响力。积极为女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创新实践创造条件。(区科委)
  3、提高妇女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关注妇女心理健康,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服务网络。(区妇联、区卫生局)
  4、保障妇女生命、健康权益,完善妇幼保健网络,推进信息化建设,规范服务管理,继续使孕产妇死亡率保持低位,控制在15/10万以下;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保持在90%以上。(区卫生局)
  策略措施:
  进一步缩小本区男女受教育差距、提高本区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推进本区妇女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促进本区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是反映本区妇女生存状况的基本指标。
  1、运作好闸北区妇女儿童发展指导中心,为妇女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心理咨询、纠纷调处、家庭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指导服务。(区妇联)
  2、依托社会教育资源,发挥社区学校和教育网络优势,提高妇女受教育的比例和质量,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力度。(区科委、区妇联、区教育局)
  3、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挖掘科普资源,进一步提高妇女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区科委)
  4、充分调动企业、学校、科研院所、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普及性的系列科普活动,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区科委)
  5、关心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思想状况、工作诉求、意见和建议,加强协调解决。通过评先、推优等,引导和激励女性科技工作者坚定信念,发挥优势,开拓创新、勇攀科技高峰。(区科委)
  6、强化社区孕产妇健康管理,健全区域孕情网,加强排摸和分类管理,确保孕产期保健服务全面、全程、连续、安全、有效。(区卫生局)
  7、继续开展妇科病、乳腺病筛查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扩大妇女的受益面。(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区人口计生委、区总工会、区妇联、各街道、镇)
  8、加强妇女健康、卫生保健、优生优育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关注妇女心理健康,普及心理疾病预防知识,完善心理咨询服务网络,增强青春期少女危机救助意识。(区卫生局、区人口计生委、区妇联)
  (四)保障合法权益,提高法制意识,不断完善妇女权益保护的救助网络。
  主要目标: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