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资源保护利用为目标,加强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管理。一是加强五台山世界遗产地的保护,按照袁纯清书记的指示精神,加强对五台山开发利用的指导,努力打造“五个五台山”。二是继续搞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工作,争取新发展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6个。三是继续推进全省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工作,现有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完成修编工作,现有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要全部启动。四是依法加强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通过“一书两证”的规划管理,科学组织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实施工作。五是开发完善“山西省风景名胜网”和全省风景名胜区信息监管系统,召开全省风景名胜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动风景名胜区监管工作。
4、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大力推进宜居城市创建工作。研究完善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程序,争取创建1-2个综合型宜居城市、1-2个单项宜居城市,建立山西省人居环境奖预备名单制度,力争推荐1-2个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二、加大力度,继续推进城市节能减排工作
5、以实现建筑节能为目标,继续推进供热计量改革工作。要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制定推进措施,强化考核机制,切实完成下列目标任务:一是2010年以后新竣工的建筑和完成供热计量改造的既有建筑,取消按面积收费的方式,实行按用热量收费;二是全部完成既有大型公共建筑供热计量改造,并实行按用热量收费;三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按用热量收费的居住建筑,要分别占到集中供热居住建筑的35%、25%、25%。
6、以完成削减COD任务为目标,不断提高污水处理监管水平。一是加强和完善污水处理企业的运营考核,建立年度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做好污水处理的以奖代补工作,并择优树立一批省级污水处理示范企业。二是进一步做好城市污水处理运营监管信息系统的填报工作,力争达到上报率100%,在全国排名前列。三是大力做好污水处理行业的关键岗位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持证上岗制度,将关键岗位持证上岗率与企业运营考核相结合,争取全年完成1100人的培训任务。同时,不断规范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工作。
7、以垃圾无害化处理为目的,努力搞好生活垃圾处理监管工作。一是加强和完善生活垃圾处理厂的运营考核,建立年度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并择优树立一批省级垃圾无害化处理示范企业。二是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处理运营监管信息系统的填报工作,力争达到上报率100%,在全国排名前列。三是大力做好垃圾处理行业的关键岗位培训工作,建立和完善持证上岗制度,将关键岗位持证上岗率与企业运营考核相结合,争取全年完成300人的培训任务。四是对列入国家餐厨垃圾处理试点的城市,要加强指导,不断总结餐厨垃圾收集、转运及无害化处理方面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