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襄阳市安全生产“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六)完善监管执法体系,提高监管执法能力
  建立专业化的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立完善安监人员选拔、培训、执法资格、考核等制度,分级分类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的能力评价体系。推进安监工作职业化发展,实施安监人员培训工程,鼓励安监人员取得安全学历和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完善执法人员交叉执法机制。到2015年,各地安全监管执法人员的执法资格培训及持证上岗率达100%,专题业务培训覆盖率达100%。
  改善安全监管执法工作条件。推进全市安监机构工作条件标准化建设,提升监管执法装备水平。按国家制定的安监部门监管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到2015年市、县两级安全监管部门基础设施建设达标率分别为80%和70%以上,市、县两级安监部门执法交通专用工具、现场监督检测、职业危害快速检测、听证取证等装备全部配备到位。
  创新监管方式。建立企业负责、行业管理、综合监管相结合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和重大隐患治理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专家排查隐患、以安全评价机构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估、重大隐患治理分级挂牌督办及公告、重大隐患整改摘牌销号、安全隐患举报奖励五项制度。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重点路段、重点部位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开展全市范围内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评估分级工作。督促指导企业建立重大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预警系统。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将基础性、事务性工作交由中介组织负责,实现社会化管理与政府监管相结合,优化政府监管资源配置,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加强对企业安全技术管理的指导与服务,实施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援助与对口服务示范工程。
  (七)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推进市、县两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实现机构、编制、职责、人员、经费“五落实”。建立健全消防、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参与的统一的应急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及时发布安全生产预警信息;推进应急平台建设,到2015年,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及规模以上高危行业企业应急平台建设完成率达100%,重点县达80%以上。
  加快矿山、公路交通、水上搜救、危险化学品等行业救援队伍建设。鼓励支持化工企业聚集区、矿产企业聚集区开展应急救援一体化示范建设。全面推进大型企业建立健全专职应急机构和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鼓励和支持县(市)、各部门依托大型企业和专业救援力量,加强服务周边的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完善企业与政府应急预案的衔接。建立市、县两级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报备制度,到2015年,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率达100%。
  (八)完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安全素质
  加强全民安全宣传教育。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将安全生产宣传作为公益宣传的重要内容,加强舆论引导。面向基层、贴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普及安全法律、安全防护、自救互救基本知识与技能,引导规范安全行为。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安全文化“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行动,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保护生命、安全出行”、“安康杯”、“青年安全示范岗”、“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等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关爱生命、安全发展”氛围。
  加强安全培训。将安全常识培训纳入中小学课程、将安全防护技能纳入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将安全生产政策法规纳入党校干部培训,重点提升领导干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能力、企业安全管理能力、职工自我安全保护能力、监管部门安全监管执法能力、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建立健全从业人员职业安全后续教育机制,强化高危行业和中小企业一线操作人员安全培训。全面推进安全资格计算机考核,加强考点建设,严把考核关。2012年,建设我市安全资格计算机考点和实际操作基地。严格教考分离制度,建立安全培训质量考核与效果评价制度,确保培训质量。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