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转发区信息委关于《静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三)全面推进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

  以居民和企业的需求为出发点,加快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基本形成内容齐全、渠道畅通、操作简便、反应高效、双向互动的社会公共信息服务体系,重点推进“一站式、一门式、一线式、一机通”等网上和实体互动的信息服务模式,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1.建设居民办事服务平台。探索政府对居民办事服务的途径和手段。以人口基础数据库为支撑,优化为民服务流程,逐步实行居民办事“一口受理”和内部协同办理。推进政府对居民的在线服务,切实提高社会公众与各界对在线服务的满意度。

  2.建设企业办事服务平台。探索政府对企业办事服务的途径和手段。以法人基础数据库为支撑,强化在线办事服务功能,着力在申报、审批、年检、查询、咨询等方面逐步实现办事“一口受理”和内部协同办理。

  3.建设信息服务平台。梳理整合区内各类生活服务热线,建立由服务实体支撑的“静安区呼叫服务中心”。不断深化“上海静安”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建设,推进统一入口的政府网站的整合,进一步拓展网上政府信息公开和网上办事范围,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实现比例达到60%。探索信息服务的有效方式,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4.推进实有人口库的应用。充分利用实有人口数据库的资源,加强实有人口数据库在居住、就业、救助、卫生、治安、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应用,推进形成实有人口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5.推进小区智能化和家庭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居民信息服务的公益性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推进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信息苑的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先进文化传播和信息化便民服务。

  6.落实市级实事项目。推进自助缴费终端在全区商务楼、住宅的实施,方便市民查询和支付水、电、煤、通讯等费用,解决公用事业费交费难的问题。进一步推进“市民信箱”的广泛应用。加强区、街道社保卡和居住证管理,提高在申领、发放、补换卡等环节的便利性,拓展社保卡和居住证的应用功能。

  (四)加快社会管理和城市建设信息化

  结合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着眼行政效能的整体提升,深化城区建设管理信息化,形成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多个领域推广应用GIS、GPS和RS等信息技术,逐步提高城区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1.推进全区社会帮困救助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不断完善静安区社会帮困救助“一口上下”信息系统,拓展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的共享和协同。推进系统在劳动、民政、医保、教育、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慈善组织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建立相配套的工作规范、管理制度和长效运行维护机制,为实现我区社会帮困救助“不遗漏、广覆盖、少重复”提供支撑。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