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立足满足区域信息化保障需要,加快并完善与城区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1.推进网络普遍接入和应用发展。不断提高住宅小区、商务楼宇、宾馆及重要公共场所宽带覆盖率,推进公共信息服务设施建设,逐步推广公共多媒体终端,加快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业务的融合。
2.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全面构筑政务内网、政务外网、Internet三网格局。完善全区核心机房建设,满足主干网络、核心交换和全区重大应用系统的需要。机关工作人员人均电脑拥有量基本达到1台/人。
3.建设完善信息枢纽设施。以全区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为支撑,形成信息交换的核心枢纽和有效交换的运作机制,逐步建设全区统一的安全监控中心,保障电子政务运作的安全,提高安全防范。
(二)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以政务信息开发利用为先导,以资源整合为重点,以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为目标,进一步推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共享。
1.深化政府信息依法公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执政能力和政府公信力为重点,全面深入地实施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不断充实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拓展政府公开信息的渠道,鼓励政府公开信息的社会化开发利用。建立并不断完善考核评估、监督评议、内容审查、更新维护等长效机制。
2.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形成集中的基础数据库与分布的专业数据库相结合的数据库体系。按照“一数一源、一源多用”的原则,逐步形成存量信息“一次采集、多次使用”和增量信息“一口采集、多条使用”的机制。基本形成政务信息采集、注册、公开、更新、共享和社会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管理责任和权利义务关系。
3.完善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库以及各领域专业数据库的建设和推进力度。完善实有人口基础数据库,为人口综合管理和服务提供支撑。完善法人基础数据库,为企业综合管理和服务提供支撑。完善宏观经济数据库,为经济运行分析、经济调控提供支撑。完善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提供支撑。
4.建立政务资源目录体系。以人口、法人及地理空间三大领域的应用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并完善核心元数据、分类体系以及部门交换服务目录和公共资源目录框架。
5.促进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以多种形式丰富公益性服务信息资源。推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和宣传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主动发布公益性信息服务需求指南,择优补贴或购买各类社会机构相关规范提供的信息服务。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