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静安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的通知


  4、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上岗、考核、激励等机制,建立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2‰;完善社区体育配送服务机制;开展市民体质监测、健身指导和运动干预相结合的体质干预工程,对市民健身提供个体性干预和群体性指导。市民体质合格率达到95%,优秀率达到25%。

  5、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实施广播操或工间操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职工体育活动和组建职工体育健身团队;在职职工每人学会一项体育技能,每天做一次广播操或工间操,每周参加一次以上体育健身锻炼,每年参加一次体质监测。积极开展社区的全民健身活动,推进“体育生活化示范社区”建设。以“全民健身日”、上海市“全民健身节”等为载体,深入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比赛和活动,办好区运动会、楼宇运动会和各类体育运动会,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

  6、促进学生体质健康。要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督导机制,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每人学会一项以上的体育技能,广泛开展“阳光体育大联赛”。推进双休日、节假日及寒暑假学生体育锻炼活动和竞赛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切实提高青少年体质。

  四、重点工作

  以体育生活化、健身科学化、服务便民化为目标,以“天天运动、人人健康”的“全民健身365”工程为重点,着力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构建便民、利民的健身场地设施体系

  通过多渠道、多部门的合作,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建设,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1、推进新建体育场地建设。结合旧区改造,加快新建居住区的体育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十二五”期末,每个社区拥有一个公共运动场或一条标准化的健身步道,满足市民健身需求。

  2、统筹社区锻炼场地建设。整合社区体育文化资源,完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在有条件的居委会和楼宇建设“百姓健身屋”和“楼宇健身室”,方便市民就近锻炼。

  3、发挥区级体育场馆公益性作用。充分利用区属体育场馆的资源优势,为市民提供免费或优惠服务。

  4、实施静安区市民健身及举办公益性体育活动经费补贴。通过政府补贴,扩大区域内体育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市民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开发市民锻炼一卡通服务。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