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作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7年10月-2008年3月)
1.制定规划,明确标准。根据中国红十字总会和上海市红十字会的要求,结合区域特点,在摸底调查和广泛征求基层单位意见的基础上,起草《2007-2010年卫生救护培训规划》并制定《徐汇区现场救护培训实施意见》以及相关指导标准,下发到社区,规范操作。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分别召开各街道、华泾镇及相关条线单位参加的动员大会,提高各级干部对现场初级急救培训工作的认识,克服畏难情绪,从服务奥运、服务世博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现场急救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3.建立网络,搭建班子。建立徐汇区群众性现场救护培训工作专门领导机构,由分管副区长负责,区应急办、公安分局、建设交通委、文明办、教育局、卫生局、体育局、各街道、华泾镇等单位参加。相关单位定期举行会议,总结阶段工作,协调解决培训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难点问题,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各街道、华泾镇以及相关委、办、局也应成立工作小组,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二)实施推进阶段(2008年4月-2008年11月)
1.目标分解,分步推进。救护培训工作由区红十字会牵头,各街道、华泾镇以及公安、建设交通、旅游、教育、卫生等部门积极配合参与。各相关单位要以“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为工作原则,根据目标任务分解,按照时间节点和计划要求全力实施推进。同时,以龙华、斜土、湖南街道为试点,率先开展现场初级急救知识培训,探索形成适合社区的工作体系,进而在全区推广,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2.落实场地,配备器材。根据上海市红十字会的要求,本区成立急救培训基地,各街道、华泾镇成立急救培训点,布点在社区学校和社区文化中心。新建立的培训基地和培训点实施统一挂牌,由区红十字会统一配备教具、器材,形成以培训基地为核心,各培训点为分支的辐射全区的培训网络,确保救护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3.培训师资,质量把关。师资质量将关系到全区的整个培训教学质量。选拔一批热爱红十字事业、责任性强、精力充沛、有带教能力的红十字志愿工作者80名,分期分批参加市红十字会举办的师资培训班,逐步建立起一支人员构成稳定、救护技能熟练、教学水平优良的救护培训师资队伍。区红十字会要定期组织评教、评学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严格把好培训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