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取得新提升。科技投入比重加大,专利申请量年均
  增幅达到20%以上;建成50万平方米的企业研发综合孵化器和专业孵化器。培育50家中小创新型企业,扶持3-5家企业上市。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围绕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产业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环境建设跨入新阶段。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八通一平”,水、电、气、热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更加完善,资源能源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区域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完成一批绿色景观、公共绿地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园区职工生活更加便捷,医疗、教育等公共配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国际化商务配套设施和功能更加全面,形成开放发展格局。
  附表 通州园区具体指标
类别 
 | 具体指标 
 | 2015年目标 
 | 
经济规模 
 | 园区工业总产值 
 | 750亿元(年均增长25% )  
 | 
园区总收入 
 | 1700亿元(年均增长27%) 
 | 
园区税收总额 
 | 105亿元(年均增长28%) 
 | 
总收入500亿元以上的园区数量 
 | 1个  
 | 
总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园区数量 
 | 6个  
 | 
年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数量 
 | 3家  
 | 
产业发展 
 | 高端制造业占总产值比重 
 | ≥60%  
 | 
现代服务业占总收入比重 
 | ≥40% 
 | 
百亿级产业集群 
 | 2个 
 | 
国家特色产业基地 
 | 2-3个 
 | 
创新创业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 ≥200家 
 | 
企业研发投入占总收入比重 
 | ≥3.5% 
 | 
年专利申请量增幅 
 | ≥20% 
 | 
孵化器面积 
 | ≥50万平方米  
 | 
国家级专业研究开发机构 
 | ≥5个  
 | 
三、壮大特色产业,引领经济发展
  围绕着通州区“三主四新”的产业定位,突出“高端化、特色化、协同化”发展方向,坚持总部经济路线,着力引入汽车零部件、精密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以高端制造业为重点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有力支撑、新兴产业为战略引擎”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做大做强高端制造业。
  1.汽车零部件。
  发展思路:抓住北汽动力总成项目入驻的有利契机,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积极发展其他核心部件,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形成集群式发展,将通州经济开发区东区建设成为北京新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