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开展多元办学。各市要根据本地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进一步创新技能人才培养途径。要注重发挥多方面力量开展技工教育培训;指导技工院校由注重学制教育向多元化技工教育培训转变,由注重学校教育功能向技工教育培训、技能水平评价和就业指导服务等综合性功能转变。各类技工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多元招生渠道,在坚持面向城乡初高中毕业生、青年求职人员开展学制教育和劳动预备制培训的同时,积极扩展培训对象,面向企业在职职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群体,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强化培训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的功能。
(七)注重内涵发展。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处理好扩大规模和内涵发展的关系,指导技工院校在注重改善办学条件,保持适度办学规模的同时,强化内涵发展。要通过深入实施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规范学校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技工教育培训能力,尤其要注重打造特色专业,提高品牌意识,要求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至少打造3-5个能够体现本校特色,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的精品专业,省和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要求至少打造2-3个精品专业,努力实现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双提升。同时要根据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结合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通过加强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社会能力培养,开展职业指导、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四、不断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
(八)深入实施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既是技工院校发展的方向,也是技工院校的一项基本办学制度。要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各类技工院校要通过设立咨询机构、定期召开咨询会议等形式,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根据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实际要求,联合制定培养计划,共享师资资源,强化实训实习。结合专业设置设立企业定点实习基地,并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每个专业至少与3个以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努力实现校企互利双赢。
(九)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今年先在太原市高级技工学校、山西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长治市高级技工学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开发使用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和教材,推进一体化教学场所和师资队伍建设。试点院校要积极探索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推行模块化、“培训菜单”等教学改革方式。加快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进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仿真模拟教学。省厅要加强引导,及时进行总结,逐步扩大试点,积极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