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搭建“亮承诺,比贡献,促和谐”、“凝聚党旗下、文明朝阳行”等活动载体,调动社会领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参与“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情,充分发挥党员在群众中的表率作用、党组织在社会群体中的旗帜作用,形成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良好局面。
(二)实现五大突破
1. 坚持环境、服务双轨推进,实现国际化社区建设新突破
围绕世界城市试验区建设,根据区域特点和发展需求,坚持试点先行,“环境+服务”双轨推进,在外籍人工作或生活较多的地区,建设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中外居民和睦共处的国际化社区。
完善社区硬件设施。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以满足中外居民共同需要为原则,建设完善社区硬件设施。规范社区和公共服务场所的双语牌匾标识,完善文体活动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等平台,建立外籍人服务中心(站),完善社区对外服务功能。
打造国际化社区服务体系。以建立具有国际水准的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围绕生活、就业、消费、娱乐等方面,实现服务内容的多样化和服务水平的国际化。在外籍人集中的区域,建立外籍人服务管理协管员队伍和国际化的社区社会组织,以特色文化交流活动为手段,促进中外居民的融合,提升区域的国际化服务管理水平。
深化国际安全社区建设。总结和推广国际安全社区建设经验,倡导“安全、健康、文化”的社区理念,以“人人都平等地享有健康及安全的权利”为出发点,以建立和促进安全生产、公共安全、校园安全、社区群众安全的预防和持续改进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国际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提高居民在安全及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
建设优美人居环境。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以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工作为契机,推进节能减排与资源再利用体系建设,建设绿色社区;以生态环境协调与融合为导向,绿化城市环境,美化城市空间;以人文环境建设为重点,注重公共环境与秩序以及文化生活方面的感受,加强公民教育,培养公共意识,规范公共行为。
2. 推行物业化服务,实现城市老旧小区管理新突破
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政府引导、居民自治,强化管理、逐步推进”的原则,按照“有治安防范、有绿化保洁、有维护维修、有停车管理”的“四有”标准,推行物业管理进城市老旧小区,保安、技防进院落,加强居民楼院自治管理,加快市场化进程,逐步实现无物业管理小区向准物业管理小区过渡,最终实现城市老旧小区物业管理专业化、市场化。
建立管理工作体系。根据需求,在街道成立非营利性物业管理服务中心,作为街道对辖区无物业管理小区提供服务的保障机构,积极吸纳辖区失业人员就业,为小区提供清扫保洁、绿化养护、停车管理等准物业服务。同时,可依照合同对外提供清扫保洁、园林绿化等物业服务。引导居民开展自治管理。积极宣传推进物业化管理的政策、措施,鼓励小区居民关心、支持、参与物业管理工作,为小区管理献计献策。引导居民选举成立居民楼院管理委员会或管理小组,根据多数人的意愿,由居民自主决定购买专业物业管理服务或采取居民自行管理、聘请专职人员进行日常维护的准物业管理服务,也可由小区居民采取互助式的物业管理。
构建长效管理机制。采取整合小区内停车、便民设施等公共资源和适当收费等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小区管理费用问题。前期可以根据居民承受能力按户适当收取费用。各个小区的物业管理或准物业管理要逐步做到自负盈亏、自主发展,实现良性运转。认真研究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标准和评比奖励制度,在一定范围内每年进行评比表彰;引导老旧小区居民建立健全小区居民公约、公共事务决策机制以及财务公开、日常监督、意见反馈等工作制度,逐步形成物业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