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积极性不断提高。
在2005年以前,我市仅有吉荣、银多福等两三家企业参与了少数国家标准的制修订。近几年来,随着我市企业标准化参与意识的提高,我市企业参与技术标准制修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目前,我市企业共实质性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22项、行业标准16项、地方标准22项。在巩固工业空调在国内技术标准领域的优势地位基础上,在橡胶机械、塑料原料、日用塑料制品、五金制品、中药五个行业的技术标准研制工作也实现了较大的突破,龙头企业在生产占据优势地位的同时占据了技术标准上的优势地位。巨轮、吉荣、榕泰、海兴、康美、帝浓、星鹏等龙头企业都主导或参与了多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4.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向标准的转化率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市不断鼓励企业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并转化为技术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例如,揭阳市广福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和广东热金宝特种耐火材料实业有限公司都将发明专利产品转化为技术标准并申报为地方标准,两项标准均顺利通过省质监局组织的专家组的审查。据统计,我市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的工业类新产品中90%以上都已转化为标准,比建市之初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技术标准是一种重要的科技成果”也正在成为社会的共识。2009年,我市承担的广式凉果和潮式酥肉松两个省地方标准分别被评为揭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等奖,实现了技术标准获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
5.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工作取得突破。
企业获得“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证书标志着标准化管理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也将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2008年前,我市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工作一直比较落后。2009年,帝浓公司成为全市首个获得国家标准委“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的企业。目前,揭阳市正在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企业有9家,均为我市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已通过培训的有6家,通过确认的有5家,其中“AAAA”级2家,“AAA”级2家,“AA”级1家。
6.标准化行政管理职能得到不断加强,工业产品企业标准化和农业标准化工作成效明显。
截至目前,全市共制订地方标准51项(含市级),备案企业产品标准3259个,企业产品执行标准登记6663家;我市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生产的产品逐年增加,全市累计共有246个产品获得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采标标志证书。在传统优势产业积极推行高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联盟标准,“十一五”期间,我市共正式发布实施了《塑料椅》等四项联盟标准。另一方面,在现代农业方面建立健全标准化追溯体系,全市共制订农业地方标准42个,还制订了《埔田竹笋》等四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省地方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配套,具有揭阳农业特色的市级农业标准体系。还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8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35个,争取国家和省的补助资金835万元。在通过验收的示范区中,有3个被评为优秀示范区。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