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

  2.依照“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就便”的原则,广泛组织健身操(舞)、传统武术、瑜伽、骑车、空竹、跳绳、踢毽、门球等具有品牌特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活动生活化、经常化、科学化、社会化水平。
  3.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群众体育发展原则,重点推进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棋牌、足球、网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构建“参与广泛、竞争激烈、组织有序、影响深远”的群众体育竞赛体系。各单项体育协会或专委会将普及推广体育项目和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列入计划,并对全民健身活动给予指导和支持,带动群众体育持续、稳定、科学地发展。
  4.定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展好健身周、体育节等传统体育健身活动,精心组织策划好“全民健身日”活动,根据城区特点,简化大型活动,继续推进“三边工程”,重在参与、重在交流、重在健身、重在快乐。
  5.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坚持开展工间(前)操和业余体育健身活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要结合自身特点,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6.创新健身活动形式,组织开展与旅游、文化、商贸相结合的群众性体育竞赛、展示活动,不断推进适合不同人群、地域、季节的体育健身新形式、新方法。
  (五)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指导水平。
  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作用,做好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加大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的同时,加强对已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再教育。建立投入和激励机制,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优化结构、增强活力。鼓励和支持退役运动员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拓宽就业渠道,为全民健身服务。
  (六)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建立长效机制。
  1.发挥全民健身志愿者组织的作用,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技工作者、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和社会热心人士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丰富全民健身的内容。
  2.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和组织体系,形成联动机制,健全注册管理和培训制度,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3.利用“全民健身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利用公共体育设施定期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将全民健身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形成全社会广泛关注全民健身、共同投入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