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充分发挥上述区、街道、社区的地区管理网络,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成的人群管理网络,区体育总会、单项协会或专委会组成的专业指导网络,群众体育团队的体育运行网络的作用,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加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
  1.按照国家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规定,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保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用地需求,区政府按照城乡规划的要求,加大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在新建居住区设计方案阶段落实有关公共体育设施及场地。
  2.加大对全民健身基础建设的投入,拓展服务功能。
  确保全区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维修、更新等经费列入区财政计划。财政、教育、规划、园林、市政、体育等行政主管部门要在资金保障、政策审批等方面鼓励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山水等自然条件,以及半地下、楼顶等地方有计划地建设体育场地、设施或健身步道。
  3.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
  (1)公共体育设施应当根据其功能、特点向公众开放,并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更新,对体育健身场所加强无障碍改造力度,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使用效率。防止公共体育设施闲置浪费或被挤占、挪用。
  (2)各街道办事处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整合街道辖区单位和学校的体育设施、体育人才资源,推动社区体育与职工体育、学校体育共同发展。
  (3)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新建和改建学校体育设施,要便于向公众开放。维修改造各类体校体育设施,使其成为全民健身活动场所。西城区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经费补贴或奖励。
  (4)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将内部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四)广泛开展全民健身竞赛和活动,大力推进体育生活化。
  全民健身活动坚持经常性、传统性、品牌性。深入挖掘西城区历史文化传承和现代化国际金融中心的特点,广泛组织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化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使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
  1.全力打造“北京西城国际金融体育康乐节”和“北京西城民族民俗文化体育节”群众体育赛事品牌,以“一区两品”活动扩大社会影响,促进社会交流,充分展示西城区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西城区社会形象。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