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目标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政府调控机制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与我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要求相配套的,有利于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社会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依法治区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区域发展的差距逐步扭转,社会更加安定有序、创造活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努力把海淀建成自然环境优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首善之区。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履行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
以构建和谐海淀为目标,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调整行政区划,优化机构设置,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专门的社会管理工作机构,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在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管理资源配置,注重向公共管理和服务薄弱的农村、基层、困难群体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区人民的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切实履行好政府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方面的职责,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每年要安排一批折子工程,切实帮助困难群体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全面提升政府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激发社会活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事分开和政务公开,创新管理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继续按照政府职能部门专业管理、街道办事处综合管理、社区居委会民主管理的原则,进一步理顺街道办事处与政府部门及社区居委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二)大力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的方针,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分类指导和管理,培育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能力突出、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体系。重点扶持符合海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社会组织,发展和规范律师、公证、会计、资产评估等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发展和规范各类基金会,促进各种从事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发展。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性、诚信度和公信力,按照依法设立、自主运作、自筹经费、政社分开的原则,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维护权益、规范行为、化解矛盾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