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每年开展一次“一村一表”农村劳动力资源普查,全面、准确、真实地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做到劳动年龄人口的基本情况、务工去向、培训技能情况、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清楚,2011年12月底前完成。(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协助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二是建立职业培训机构学员信息库。每年1月份组织开展“一校一表”在校生资源调查,掌握全市所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在校生及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在训学员基本情况。做到学生(学员)的基本情况、培训专业情况、就业意向、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清楚,2011年12月底前完成。(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协助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定点培训机构)
三是建立园区企业用工信息库。每季度开展一次“一企一表”企业用工和缺工情况调查,全面掌握全市园区企业的缺工情况,做到用工需求、工种和待遇清楚。(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协助单位:各工业园区管委)
四是建立园区企业用工与区内各高等院校信息互通网络,每年12月底前在校园网上发布信息。(责任单位:市工信委,协助单位:各工业园区管委)
(二)完善基层服务机构,实施招工重心下移
一是进一步完善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职能,理顺管理关系,各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由原来的镇政府二层机构改为人社系统直属机构,在原来基础上争取增加4-5个编制,由各县区人社局直接管理,办公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充分发挥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在统筹城乡就业中的基础作用。(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二是在各镇的中心村聘请1名招工协理员,专门负责园区企业招工工作,协理员由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直接管理,工作任务由市、县区就业服务中心直接下达,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每月由县区财政发给工作补贴100元。协理员可由村干部兼任。(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完善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招工信息全覆盖
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县区、镇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实现三级联网。在各县区选择重点镇、中心镇建立人力资源市场,2011年完成LED屏幕等网络设施的配备、落实专职人员和专项经费。(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各县区人社局,协助单位:市财政局、各县区财政局)
二是建立企业用工信息网络发布制度。各工业园区管委要定期向各级人力资源市场报送“一企一表”,通过全市就业信息监测系统上传汇总用工信息,统一在各级人力资源市场的LED屏发布。(责任单位:各工业园区管委、各县区人社局,协助单位:市就业服务中心)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