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放松优势产区生产的同时,加强销区自给能力建设。密切产区与销区协作的利益关系,发挥好两方面的积极性,既保障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四)坚持能力建设和机制创新并重原则
注重生产要素集成和资源整合,在改造升级原有生产基地的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新基地,稳定提高产量,确保质量。进一步建立风险控制、产销衔接和市场预警机制,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促进“菜篮子”长期稳定发展。
(五)坚持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
积极推进生产方式转变,既重视生产能力提高,又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实现“菜篮子”产品生产可持续发展。
(六)坚持尊重农民意愿,以人为本原则
大力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依靠、调动、发挥和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加快推进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立足现有基础,考虑农民的传统习惯和承受能力,搞好服务和示范引导。
三、工作目标
到201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20万亩(常年蔬菜基地10万亩[一年三季],时令蔬菜基地90万亩),总产量达到150万吨,产值30亿元,特色优势商品性蔬菜区域化、规模化明显,形成豆类蔬菜、水生性蔬菜、甘蓝类蔬菜、瓜果类等优势产业带,成为来宾市有特色有优势的蔬菜主产区。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内外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药残留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分级包装水平和比例有较大提高。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菜篮子”的生产、供应和价格影响物价总水平,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各级、各成员单位要站在全局和政治的高度,认真落实“菜篮子”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亲自抓部署、亲自抓落实。市人民政府成立全市“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组织城郊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办公室具体负责蔬菜生产的规划、指导、督导、检测、考评、协调等具体工作。各级、各成员单位也要相应成立“菜篮子”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各级、各成员单位要把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市政府决策部署的情况作为对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要层层签订蔬菜生产责任状,实行分级责任制。市人民政府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列入岗责目标管理考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与蔬菜生产基地所在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按绩效考核纳入目标管理。
(二)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资金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