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优化结构,明确重点,构筑外贸跨越式发展的崭新格局
(十)紧抓外贸落户源头不放。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重视外贸发展工作,要从在招商引资和审批项目前就要考虑和解决外贸项目落户等发展外贸的大问题,从外贸企业和外贸产品落户的源头抓起,广泛动员产品有可能出口的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充分利用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引进外贸型企业,在与外来客商签订给予投资方土地、厂房、财税等优惠政策的投资协议时应同时要求对方必须以其在来宾设立的公司开展相关设备、原料产品的进出口业务,尽快消除本地出口产品外地化的现象,协调解决目前已在我市本地规模较大的的铝锭、铝制品、金属锰、二氧化锰、锡产品、铟锭、氧化锌等产品“生产与污染在来宾、销售与出口不在来宾”的问题,想方设法由本地企业来报关出口,保证本地出口产品数据留在来宾。各级政府在涉及我市优势资源和环境的商品销售过程中所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应首先保障我市企业自营进出口,杜绝外地企业以同等条件抢夺我市商品出口的尴尬现象再次发生。
(十一)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商务厅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外向型工业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的精神,拿出本地推进外向型工业发展的具体操作方案,不断调整外贸产业结构,迅速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快我市传统大宗出口商品的升级换代,加速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重点开拓和支持新产品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努力扩大工业制品出口规模,推动我市名特优大宗出口的产业化发展,促进我市外向型工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要切实落实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在继续保住传统市场份额的同时,增加新兴出口市场的拓展力度。
(十二)明确突出外贸发展重点。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本地外贸发展的特点和优势,明确和突出适合本地外贸发展的重点,上述《通知》已确定我市发展外向型重点产业有:食品“实现酵母、一品鲜产品出口”,有色金属“支持铝型材、铝轮毂等已经成熟的产品出口”,“发展锡、锌、锑、铅、铟等系列精深加工,重点研发生产和出口锡合金材料、锑基合金材料、铟锡化合物材料、铟化合物半导体材料、铝锑合金、纳米氧化锌等国外需求较大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冶金“扩大钒铁、硅锰合金出口”,建筑材料“扩大水泥出口规模”,“加快研发具有良好出口市场需求的建筑陶瓷产品,促进陶瓷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纺织服装与皮革“增加茧丝绸深加工制品的出口品种,扩大出口数量”。除此之外,应侧重培育和发展信息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汽车(机械)零部件制造产业、丝绸纺织产业、建筑材料产业、铝精深加工产业、浆纸产业、修造船产业、民族医药产业等我市十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国家和自治区对出口基地支持的政策,对我市出口产品相对集中的行业、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申请进行出口基地建设,争取早日把这些新兴产业大部分办成我市新的出口基地。
(十三)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国家对中西部新设立的企业在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时实行“空转”,无需预交银行台账保证金,我市要充分利用在推动技术进步、增加就业、促进产业升级以及合理利用关税政策等有利因素的加工贸易方式开展进出口,要立足本地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工业园区、标准厂房最适合承接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重要作用,做好引导和扶持工作,把加工贸易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促进我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切实发挥对全市外贸出口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