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抓好重点领域节能。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以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耗能企业为重点,探索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加强能源消费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实行重点监控和管理。严格执行能耗限额标准,对超耗能企业实施挂牌督办制度。组织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和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力争达到或接近行业能耗先进水平。开展工业行业(企业)节能自愿协议试点,实施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激励和引导企业自觉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推动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标准,逐步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建筑领域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发展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公共机构节能,抓好公共机构节电、节气、节水等方面的改造。
5.大力开展节能宣传。认真组织开展2011年节能宣传周活动,大力宣传节能知识、展示节能技术、推进节能合作、倡导低碳生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等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大力倡导人人自觉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营造人人关心节能工作、支持节能工作、参与节能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着力抓住重点,促进循环经济加快发展
1.编制并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抓紧完成编制《来宾市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并与自治区有关规划相衔接,明确循环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领域、重大项目、保障措施等重大问题,按程序报批后实施。
2.推动工业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继续大力支持和推进甘蔗制糖业循环经济发展,争取把东糖集团循环经济纳入国家制糖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构建和延伸制糖、铝、电力等重点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强化产业链间的耦合链接,形成多元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鼓励企业建立循环经济联合体,促进上下游企业原料和产品的生态链接,提高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率。以产业链延伸为主导,以共生企业群为主体,对现有能源资源循环化改造,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引导企业实施环境管理标准,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3.积极促进旅游业循环发展。对旅游资源开发坚持以保护为前提,以开发促进保护, 促进旅游资源的循环利用,走循环发展之路。积极倡导绿色旅游消费,引导消费者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 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
4.推进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服务业各个环节。大力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积极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运输方式,促进低碳交通服务业的发展;鼓励培训、认证、投资、咨询等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服务业发展,积极推动生态物流业、绿色旅游业、环境服务业、循环经济科技服务业发展。
(五)增强污染防治能力,确保实现减排目标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