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来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地震应急疏散和应急避难场所使用综合演练总体方案的通知

  (二)着眼实战、讲求实效。着眼于提高地震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专业部门的处置能力和群众自救互救能力。重视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总结和评估。
  (三)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制订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安全和社会稳定。
  (四)统筹规划、厉行节约。统筹规划演练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演练效益。
  三、演练时间、地点和形式
  时 间:2012年3月27日(暂定)10:30-11:30
  地 点:市行政中心大楼、市盘古文化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市区各学校校园内
  演练形式: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的实战演练
  演练持续时间约为1小时,牵头单位为市政府应急办,参演单位为市行政中心大楼内所有单位(包括市四家班子领导)、市公安局、市政管理局、市人防办、市消防支队、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移动公司以及供水、供电等部门和市一中、二中、六中、祥和小学等学校,参演人数为1万多人。除六中外,其他学校在本校内举行演练。
  四、演练情景
  本次演练将模拟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了破坏性地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并引发了多处次生灾害,急需启用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处置过程。演练情景包括:
  (一)地震发生时,各参演单位立即开展避震和疏散;行政中心办公楼全体干部职工和市六中全体师生疏散到市盘古文化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市一中、二中和祥和小学全体师生疏散到各自学校操场。
  (二)地震应急处置和科学施救的组织、决策、协调、指挥。
  (三)地震直接造成的建筑物的破坏及人员受伤,并造成部分群众被困、被埋压。
  (四)地震引起建筑物及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破坏并引发的多处次生火灾。
  (五)应急避难场所的各项功能启用,包括启动双路供电、供水、广播系统(监视)、搭建棚户区、应急医疗救护等应急演练。
  五、演练科目
  (一)公民自救互救
  演练内容:听到象征地震波袭击的警报声(人防办负责)后,市行政中心大楼内所有干部、各参演学校按照科学避震方法就地躲避,开展自救互救。躲避动作要求快速、规范。1分钟后,市行政中心大楼内所有干部职工和市六中全体师生快速、有序撤离大楼,疏散到行政中心广场(应急避难场所),公安干警维护现场秩序。整个疏散过程快速、有序,并确保群众安全。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