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充分挖掘区域优势,加大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力度
各县(市)区要立足银川市及各自“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以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优势特色产业为引导,围绕本地优势产业、优势资源、重点企业,依托各产业园区,围绕产业链补链、增链需求,通力协作,精心遴选包装一批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大项目、好项目,奠定招商引资良好基础。各招商主体年内编制储备招商引资项目30个以上,储备项目对接成功率达到30%以上。要紧紧抓住国家支持东西部地区联办开发区、产业园的机遇,准确把握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趋势和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投资动向,把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圈、中部和周边地区以及阿拉伯地区、东南亚和港澳台等地区做外重点招商领域,大力面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开展招商,重点承接国际国内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力争承接一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项目,实现产业接续、链条延伸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全面加强产业梯度转移以及外资、市场准入和节能环保等政策的研究,主动做好承接服务,力争使每个县市区都建立一个承接承接产业转移的共建园区,使我市成为东部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
(二)大力开展经贸洽谈活动,不断拓展交流合作领域
按照打造内陆开放型试验区的总体要求,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立足“四个圈层”,大力开展 “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利用各种活动平台和载体,加强宣传推介,增进区域间的交流合作。一是充分利用“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这一国际综合平台,办好“第二届中国(银川)穆斯林企业家峰会”,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找准与阿拉伯国家企业合作领域和方式,深入论证包装一批合作项目,努力在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等项目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二是组织参加好由自治区组织的区外及境外重点招商活动,加强同“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外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组团参加北京经贸洽谈会、浙江经贸洽谈会、西部博览会等一系列重点节会、展会,做到会前周密谋划,提前做好项目衔接,做好投资环境和项目推介,力争签约更多项目,确保收到实效。三是组织协办好“第三届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深化同呼包银经济圈、鄂-榆-银能源金三角、毗邻地区经济技术合作。加强在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配套、人才引进、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力争达成一批合作项目。四是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系列招商活动,全面推进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京津塘等产业转移地区为重点,组织各招商主体开展8场以上区外招商活动;市领导带队赴长三角、珠三角、北京等地开展重点招商系列活动;在美国和中国台湾等地举办2场次以上的经贸合作活动。力争合作项目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