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的通知

  3、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在“十一五”期间,全省生活饮用水污染危害健康事件不断发生,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太湖、长江、盐城、沭阳等地区(流域)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严重影响了相关地区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安全与正常生产生活。目前我省境内的江河、湖泊和农村小水厂时有发生的水源受污染事件仍在威胁着我省城乡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安全。
  4、核与辐射突发事件。我省现有放射源7330枚,位居全国第3,有射线装置3178个。随着核与辐射应用技术及其规模的不断扩大,核与辐射的潜在危险同步增加,部分闲置、遗弃和偶有丢失、被盗的放射源以及违规操作将构成巨大的放射事故隐患。我国及周边国家(地区)有140多座核电站在运行,这些核电站一旦发生事故特别是核泄漏,都极有可能对我省产生严重威胁和影响
  二是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任务和压力日益增加。随着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全省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发生和诱发突发事件的因素也日益增多,全省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将面临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1、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我省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各类极端恶劣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仍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自然灾害及其衍生、次生灾害的突发性、复杂性、危害性加重加大;苏南茅山断裂带及其以东地区、苏鲁交界地处及南黄海沿岸地区存在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危险性,全省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增加,自然灾害与其他突发事件相互耦合影响更加突出。
  2、事故灾难时有发生。我省处于事故的多发易发期,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尚待解决,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燃气、通信、电力、供水排水等生命线事故发生概率不断增加,交通事故及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3、社会安全不容乐观。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利益格局迅速调整,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大量存在,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依然较多,人财物流动加快导致维护稳定和治安管理难度增大,恐怖主义等极端势力威胁仍现实存在。随着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各类社会安全事件呈现发生发展快、影响范围广和易产生倍增效应等特点,应对处置难度加大。
  (三)存在的薄弱环节
  尽管“十一五”期间我省卫生应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处于起步爬坡阶段,总体上基础和能力还比较薄弱,与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公共安全形势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卫生应急工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不相适应:一是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有待健全完善。部分市、县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和组织网络尚未建立,规范、协调、有序的卫生应急长效管理机制亟待建立。二是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省、市、县三级预案体系及各部门间预案没有很好衔接,有的预案还仅仅写在纸上,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进一步增强,预案的培训演练缺乏统一规划和评估机制。三是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建设滞后。多数地方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尚未建设,没能实现突发事件现场与后方的音视频、文件资料的传输共享,卫生应急资源信息数据库不完善、缺乏动态化管理。四是信息报告不够灵敏。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研判能力不强,监测体系不健全,信息报送滞后,导致卫生应急响应时有落后,工作被动。五是卫生应急专业队伍装备薄弱。卫生应急队伍专业和后勤保障装备严重不足,野外通讯、生存、快速检测、救治装备落后,自我保障能力差,加上缺乏系统性、功能性培训演练,难以适应特大灾害灾难时的应急需要。六是卫生应急社会参与不够。社会公众危机意识不强,普遍缺乏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常识,自救互救能力不高,社会动员机制有待完善。
  二、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发展,以保障公众健康安全、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工作原则,按照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立足省情、实事求是,健全体制、完善机制,依靠科技、提升能力,推进我省卫生应急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全面、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