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的通知
(苏卫应急〔2012〕4号)
各市卫生局,厅直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江苏省“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和《江苏省“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推进全省“十二五”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水平、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我厅组织制定了《江苏省“十二五”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三日
江苏省“十二五”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
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有效预防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开展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维护公众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为认真贯彻《江苏省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江苏省“十二五”卫生发展规划》和《江苏省“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等法律法规和规划,适应我省卫生应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全省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水平、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制定《江苏省“十二五”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期间我省卫生应急工作现状
“十一五”期间是我省卫生应急工作的起步发展时期。全省卫生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卫生部、省政府对卫生应急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卫生应急“一案三制”建设,卫生应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卫生应急能力显著增强。主要体现在:
一是卫生应急管理体制逐步健全。“十一五”期间,我省卫生应急工作实现了管理机构从无到有、管理职能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管理体制逐步健全。省卫生厅、6个市卫生局和21个县(市、区)增设了卫生应急办公室,其余7个市经当地编委批复同意在市卫生局相关处室增挂了卫生应急办公室牌子,全省104个县(市、区)卫生局均明确了相应科室承担卫生应急工作,省和各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以及二级以上医院均明确科室并落实人员具体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在全省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卫生应急组织体系,切实履行起应急值守、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等职能。
二是卫生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完善。卫生应急预案逐步完善并形成预案体系,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和《江苏省鼠疫控制应急预案》,省卫生厅印发了31个部门应急预案,省疾控中心印发了39个专业技术方案。市、县两级卫生应急预案体系也逐步健全完善。以预案为核心的卫生应急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和规范,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卫生系统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围绕应急预案制度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培训演练,全省开展卫生应急培训25.3万余人次,组织卫生应急演练1940多次,锻炼了卫生应急队伍,提升了卫生应急能力。
三是卫生应急工作机制逐步形成。随着卫生应急管理体制、预案、制度等的不断健全完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正逐步形成。省卫生厅与省农委、出入境检验检疫、教育、气象、地震、交通等省有关部门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沟通和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形成了多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机制。各级疾控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建立完善了医防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各级卫生部门能按照预案和职责要求,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卫生部门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应急联动机制基本形成。
四是监测预警系统逐步加强。全省县以上疾控中心、乡镇以上医院全部实行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实现信息报告的动态化、实时化和网络化管理。加强人禽流感、SARS、鼠疫等突发急性传染病监测预警,完善重点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生活饮用水、学生因病缺课、药房用药和公共卫生监督监测网络等系统。完成全省毒源普查工作并初步建立了全省毒源数据库系统,建立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监测信息的综合分析和预测预警水平。
五是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建设逐步推进。以“一个中心、两个分中心”的架构模式,省卫生厅建成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中心,履行应急值守、信息汇总、专家研判、辅助决策、综合协调和视频会议等功能;依托省人民医院建成了江苏省急救医疗指挥中心,通过与各市急救医疗中心、三甲医院联网,实现全省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监测预警、急救医疗指挥调度、视频培训演练和远程会诊等功能;依托省疾控中心启动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建设。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中心投入使用并实现与辖区内区县的联网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