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总结提升“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实践工程阶段性成果,编辑出版《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教、学、研一体化成果年度报告》,为进一步深入推进读书实践工程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及时发现、总结读书实践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亮点,及时宣传推广,把“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实践工程打造成我市教师专业发展的品牌活动,不断扩大读书实践工程在全省、全国的影响力。
四、加强教育信息平台建设,打造高品质理论探讨、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平台
12.全面改版青岛教育科研网。完善网站管理,更新栏目设计,加快信息更新速度,提高网站访问量、影响力。开通教师读书博客,设立课题成果交流平台,全面反映全市教育科研和教育学会工作动态,建立与各省市教育科研网站及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博客链接,为全市教育工作者搭建获取教育动态信息、开展理论探讨、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平台。
13.进一步提升《青岛教育》办刊质量。坚持关注大局、关注实践、关注创新,着力提升刊物的学术内涵和思想影响力。加大基层采稿力度,加强栏目设置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精心打造“读书”“特色办学”“教职人生”“课程与教学”等品牌栏目,尝试开辟“访谈”栏目,传播专家观点,体现价值引领,挖掘基层经验,宣传先模人物、解读办学特色,提供典型示范。
14.完成中国知网教育期刊网镜像数据升级,打造教育专业期刊和学术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向机关各处室和全市教育科研骨干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五、加强教育史志研究,提高以史资政的水平
15.全面总结青岛建置120周年教育史展工作情况,编辑出版《青岛建置120年教育图志》。做好青岛教育史馆筹建工作,协调有关处室、单位,做好史馆选址、方案设计等各项工作。落实青岛市教育史志年报制度,指导学校开展校史研究。
16. 做好《2011青岛教育年鉴》编辑出版工作,面向全市教育系统广泛征集教育年鉴资料,认真做好资料搜集、数据采集、文稿整理、编纂出版等各项工作,确保按时出版发行。高质量完成《青岛年鉴》教育部分、《中国教育年鉴》和《山东教育年鉴》等史志稿件的编纂工作。
17.开展青岛近代教育史研究。挖掘、整理青岛开埠以来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史料,就近代青岛基础教育、职成教育、教会学校、乡村教育等专题进行系统研究,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岛城历史名校进行个案研究,挖掘青岛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为当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六、加强市教育学会建设,繁荣群众性教育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