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坚持市场化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围绕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目标,优化行业协会发展结构和环境,完善行业协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组织体系,提高行业协会服务能力,确立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地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
1、积极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以发展为主线,以规范为手段,通过法律规范、政府监管、政策引导、分类指导和行业自律,整合优化传统行业协会,培育发展新型行业协会,健全行业协会内部机制与优化行业协会发展环境相结合,推进行业协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2、市场化改革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支持行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发起成立行业协会,明确合理界定政府和行业协会的职能,建立健全政会分离的有效机制,把适宜于行业协会承担的行业职能授权或委托给行业协会,确立行业协会的独立法人地位,扩大行业协会在本行业的会员覆盖面和影响力。
3、行业协会发展目标与全市发展大局一致性的原则。行业协会的发展要围绕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坚持与青岛融入全球经济和贸易体系相结合,与全市的产业集群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相衔接,与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基本建立与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布局合理、覆盖广泛、功能完备、作用显著的行业协会组织体系。基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管理规范、分类指导、运转协调的行业协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青岛市“十二五”规划,把蓝色产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作为重点,培育发展一批资源和功能齐全、公信度高、机制规范、服务有效、市场化运作的新型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总体发展水平达到全国先进行列。
(二)具体目标
1、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坚持市场化方向,逐步提高由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设立行业协会的比例。行业协会达到300个,覆盖全市所有重要产业,参会企业达到60%以上,重点企业入会率达到80%以上。
2、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15年,基本完成政府部门职能转移工作。行业协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具备协助政府做好宏观调控,落实产业政策,推动行业自律,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秩序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培育一批在国内有广泛影响力的行业协会,A级以上行业协会和AAA以上行业协会的比重分别达到70%和20%。
3、发展格局逐步完善。适应青岛市产业发展态势,鼓励产业密集区的行业协会加强合作、交流,形成行业服务和自律的区域集聚效应。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创意产业等重要领域的行业协会得到良好发展,形成门类齐全、层次不同、覆盖广泛、作用明显的行业协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