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注重发挥网络技术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创新工作载体,利用现代网络优势,因势利导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争取网络教育的主动权;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开展班级网页建设,并组织优秀班级网页评选和展示活动,营造积极正面的舆论氛围,促进师生交流和家校联系;鼓励学校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行业企业共建,优化网络信息传递和沟通功能,及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市场人才规格、岗位要求、用工需求、职业发展和企业文化等信息,使网络成为校企合作的交流平台,成为学生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窗口;及时把握学生的上网心理,密切关注学生的上网动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指导学生正确辨别和运用社会网络信息资源。
八、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
广大教职工要尊重和关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原因,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表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鼓励学生的努力与进取,广泛开展与学生的谈心活动和帮扶教育活动,及时指导、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相关部门和学校要按照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规定,落实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勤工俭学、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政策。
九、着力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明确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职责,并纳入年终工作考核内容;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全面提高德育队伍的育人水平;每班至少配备一名班主任,并将班主任工作按照适当比例计入教师工作量。要加强班主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素质和业务能力,大力倡导优秀专任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努力培养一支热爱学生、乐于奉献、业务精湛、身心健康的骨干班主任队伍。要切实保障和不断提高班主任待遇,对作出优异成绩的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班主任工作经历将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和各类评优的基本条件。
十、加快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保障体系
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管理职责,加强对本地区所属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德育工作领导,并进行业务指导;学校党政负责人要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并做到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定期检查;加强评估督导,把中职德育工作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方面,建立由企业、社会、学生家长等各方人士广泛参与的、开放的德育工作评价机制;注重科学研究,依托教育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研究力量,聚焦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定期发布德育研究课题,探索中职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空间;认真做好德育工作规划和预算,学校每年要拿出专门资金用于德育工作,确保经费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