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客运量不断提高。2010年,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到1623万乘次,较2005年增长30.5%。其中,轨道交通516万乘次,地面公交769万乘次,出租车314万乘次,轮渡24万乘次。
3.综合交通管理明显改善
世博交通保障措施为集约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基础设施建设、游客运输规划、交通管理方案,最大限度减少了世博客流对日常交通的影响,园区周边道路“柔性”管控和小汽车停车限制相结合的管控区政策也有效地控制了游客采取个体交通方式抵达园区,在保障上海世博会交通的同时,为集约化交通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坚持路车协调政策,有效控制个体机动需求增长。在“新增小汽车额度”控制政策下,“十一五”期间本市汽车注册量增加71.8万辆,仅为同类城市同期增长数量的1/3,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扩大。
交通节能工作逐步开展,交通能耗增幅放缓。交通节能主管部门相继与国家有关部委所属在沪单位及市属单位签订节能目标推进书和节能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积极鼓励并扶持交通单位的节能工作。在各方努力下,交通运输行业能耗的增幅已由前两年的13%-14%下降到近两年的2%-6%。
4.综合交通服务水平逐步提升
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城际出行效率显著提高。沪宁城际铁路、沪杭客运专线相继建成投入使用,沪宁、沪杭城际出行时间大幅减少,出行效率显著提高,为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共交通换乘优惠覆盖全市。2006年11月开始推出公共交通优惠乘车措施,2010年日均享受公共交通各项优惠政策达到284万人次,其中优惠换乘233万人次,非高峰时段老人免费乘车51万人次。
市民公交出行环境不断改善。高等级公交车辆逐步投放,中心地区公交车基本实现全空调化,出租车车辆折旧年限缩短至4年,2年新车比例达到50%,居民乘车舒适度明显提高。
智能交通快速发展,交通信息服务日趋完善。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快速路路流量实时自动采集和发布系统全面实施,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公交一卡通管理系统、停车诱导系统等均广泛推广和应用,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为完善的信息服务,提高了出行效率。
目前,本市综合交通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系统的结构和效率仍待优化和提高;城际、城乡交通模式和功能亟待进一步明确,联系效率仍待提高;城市交通运行可靠性、可达性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综合交通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交通能源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二、“十二五”时期本市综合交通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一)面临形势
当前,上海正处在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关键时期,也处在城市功能提升、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上海要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核心城市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对上海综合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上海综合交通发展要从国内外环境的新趋势和交通体系内外诸多新因素、新特点出发,满足“四个适应”要求。
1.适应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核心辐射要求
近年来,由国家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长三角城际轨道网组成的区域快速交通网络初步建成。围绕“四个中心”建设,上海已经初步形成了“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构架。这些,都已经为增强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和集聚辐射能力奠定了基础。“十二五”期间,需要依托更加发达和均衡对外客货运输网络、完善的内外衔接系统,提高整个交通体系的运转效率和竞争力,大大缩短与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出行时耗,满足上海与长三角之间的出行需求。
2.适应城市规模拓展和空间结构调整要求
按照目前增长趋势,到“十二五”末,本市人口规模仍将持续扩大,全市常住人口预计每年增长1.5%,这势必加大全市交通需求总量,交通供给能力需要与之适应。同时,随着郊区新城镇建设、大浦东战略推进、虹桥商务区开发以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落地等一系列新形势,城市空间布局势必发生重大调整,中心城用地饱和将促使人口、岗位和交通分布逐步向郊区转移,新城交通投入力度将逐步加大。
3.适应经济社会和交通服务品质提升要求
借助上海世博会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带动作用,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期间,随着市民人均收入水平提升,生活质量将逐年提高。届时,市民对交通服务、交通安全、交通管理各个环节都将提出更高要求,以期实现在不同区域、以多种方式合理组合的高品质交通出行模式,城乡交通服务差距也将进一步缩小。
4.适应机动化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要求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小汽车日趋普及的步伐将持续加快,即便在延续现有小汽车额度控制政策前提下,至“十二五”末,全市注册汽车保有量也将突破200万辆,机动车拥有总量将突破350万辆。与此同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刚性约束也将日趋明显,能源安全保障的难度和碳减排的压力不断增加。
(二)交通需求预测与趋势
1.对外交通需求
“十二五”期间,随着城际出行效率的提高、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规模的持续增长,上海对外客货运输还将持续增长。预测至2015年,上海对外客运总量(专业运输)将达到3-33亿人次/年,比2010年增长11-22%,增速预计为“十一五”期间的1.5-2倍;对外货运总量将达到11-12亿吨/年,比2010年增长10%,比“十一五”期间25%的增速有所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