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增强体育宣传工作的组织程度
(十四)切实加强对体育宣传工作的领导。体育宣传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地、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把体育宣传摆上重要位置,每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体育宣传工作,加大体育宣传经费投入,切实做好体育宣传的组织保障工作。在实施重大改革举措、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及安排重要会议、赛事活动时,应同步研究确定新闻宣传的方式、内容、要求,并认真组织实施,做到体育宣传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有考核。
(十五)提高新闻宣传策划组织水平。要围绕重点任务和重要工作,专题研究宣传报道思路,策划各项主题宣传活动,制定详细宣传推广方案,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不打无准备之仗。要切实增强主动引导舆论的意识,根据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特点和新闻宣传规律,找准体育宣传的契合点,认真策划和选择新闻发布的主题、内容、时机和形式,创造有利的舆论氛围,避免被动应付。要善于挖掘和宣传体育工作中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以事实说话,用典型引路。要主动与中央、省级主要媒体联系公关,加大宣传力度,在重大活动上形成合力。要精心组织,把一年一度的“十大体育新闻”、“十佳运动员”、“十佳教练员”评选等活动打造成体育宣传的品牌活动。
(十六)高度重视体育网站建设和利用。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网上信息资源和服务项目,建立健全有效的网站信息发布机制,把体育系统网站建设成为体育宣传的重要阵地。各地各单位要按照“合力共建、资源共享,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强化服务、便民利民”的原则,采取信息报送、网站链接、栏目共建等方式,重点做好“江苏体育网”建设与内容保障工作,共同把“江苏体育网”建设成为政务公开、网上办事、信息交流、展示形象的重要平台。各市体育局、南京体院、省局各直属单位(不含局后勤服务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每月在“江苏体育网”上发布本单位、部门的工作信息不少于8条,各县级体育部门不少于5条。
(十七)加强体育宣传组织网络建设。省体育局新闻宣传工作部门为省体育局办公室。各地、各部门、单位要明确体育宣传工作机构,有一名负责同志分工体育宣传工作,有专人从事体育宣传工作,不断完善体育宣传工作网络,形成反应迅速、上下联动的体育宣传工作网络。要充分发挥体育记者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体育部门和新闻单位、新闻记者的沟通联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要善于借用“外脑”,注意发挥体育界以及其他领域专家学者、体育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等在体育宣传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