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根据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在15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逐步增加政府投入,改革医保付费方式,合理调整服务价格,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等改革,建立“体现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机制。加强以人才、技术为核心的县级医院能力建设。深化城市三级甲等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工作。(省卫生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省编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物价局负责)
7.加强分工协作机制建设。按照省有关部门关于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的要求,与城乡对口支援、预约诊疗和医师多点执业等有机结合,细化政策措施,强化工作落实,推进分工协作机制建设,确保可持续发展。(省卫生厅负责)
8.改善医疗服务。深入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全面落实改善医疗服务24条措施。建设省级预约诊疗服务平台,推进区域性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建设。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三级公立医院原则上所有普通门诊号源和专家门诊号源全部开放预约,二、三级医院出院病人复诊预约率达到100%。深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平安医院创建为抓手,落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各项措施。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推进医德医风建设。(省卫生厅负责)
9.控制医药费用。深入推进检查检验结果同城互认,试行医嘱共享,落实“三合理”规范。严格控制药占比。建立临床用药和检验检查监控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医疗行为,并与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挂钩。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严格要素准入,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省卫生厅、物价局负责)
10.构建多元办医格局。认真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相关实施细则、配套文件,努力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积极帮助非公立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医疗服务领域公平有序竞争,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省卫生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江苏保监局负责)
(六)着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
1.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紧紧围绕医改目标,坚持以医保、医疗、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保障为重点,制定完善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和具体指导意见,构建智能、惠民、便民、高效的医药卫生公共服务信息系统。(省卫生厅、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2.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以省为单位,建立涵盖基本药物使用、居民健康档案、基本医疗服务、慢性病管理、诊疗规范、绩效考核等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省卫生厅、财政厅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