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1.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是接受政府部门委托,组织社会服务机构共同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开展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活动的非盈利性机构,在服务体系中起核心和引导作用。其主要服务内容是调查了解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反映中小企业的呼声,举办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企业家交流等活动,搭建中小企业需求与服务机构服务项目相对接的平台。
  2.创业辅导平台。以推进全民创业为重点,向创业者提供策划咨询、产业政策、人员培训、技术应用、登记注册等方面的创业指导和服务,提高企业创业成功率。依托产业集聚区和创业园区等扶持培育一批创业基地,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生产加工场所及配套服务。聘用和建立一支创业辅导专家队伍,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辅导活动。
  3.融资担保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投资、融资担保、信用征集与评价等金融服务。突出抓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各县(区)人民政府至少要建立1个以政府出资为主、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并进一步做大做强。鼓励企业、社会资金和外资进入信用担保领域,兴办商业性担保公司和互助性担保机构,重点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信用良好的担保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到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建立征信、评价、监督、惩戒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实现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价资源共享。每两年组织评定一批信用中小企业,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提升中小企业信用水平。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4.人才培训平台。整合现有培训机构,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建立中小企业培训基地,支持和培育一批骨干培训机构。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突出培训工作实用性,不断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培训效果,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努力培育一批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队伍,增强企业竞争力。
  5.技术支持平台。制定并实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计划,组织科技服务机构开展技术咨询、指导、诊断和鉴定活动,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增加技术投入,加快技术研发,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和生产工艺。依托电线电缆、机电仪表、凹土开发、新材料及盐化工、教具学具、针织纺织、木材加工等特色产业,建立和完善一批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