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高校开展“3.20心理健康教育周”和“5.25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的通知

  3. 做好心理排忧工作,引导学生畅享美好人生。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深入细致地排查和分析学生心理情况,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做好预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其化解心理困惑,解决心理冲突,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三、结合就业形势,加强教育指导,为广大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优质服务
  1.加强就业形势教育和创业指导。加强“青春在基层闪光”教育宣传活动,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创业;组织就业观主题辩论赛等活动,引导毕业生理性平和、客观辩证地认识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预期,形成恰当的就业期望值;组织相关人员对毕业生进行职业测评和个性化专场咨询,指导毕业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2.加强求职心理训练和就业挫折教育。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以增强自信、和谐人际关系、拓展能力为目标的毕业生求职心理训练,帮助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培育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通过讲座、班级心理互动恳谈会等方式,加强毕业生就业挫折教育,帮助毕业生接纳挫折,学会自我调节,增强坦然面对挫折的自信心。
  3.加强个体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以访谈、博客论坛、QQ咨询、心理热线等多种途径开展个体心理疏导服务,关心帮助就业困难的学生,陪伴他们平稳度过心理低落期,激发他们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积极性。
  四、结合学校特点,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教育活动实效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形成全员参与、学生受益的良好氛围。各高校、独立学院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围绕活动内容,结合学校文化特点,确定系列活动主题,认真搞好统筹设计,形成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要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参与意识,着力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合力搭建学生展示平台,促进学生快乐成长。要积极开发学生心理自助潜能,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2.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基地、示范中心和各高校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网络。省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基地)和示范中心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发挥示范、辐射功能,组织协调所在区域高校开展好主题活动,实现区域联动,努力扩大“3.20心理健康教育周”和“5.25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的影响力。
  3.彰显实践特色,打造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品牌活动。各高校、独立学院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生就业创业、学生素质教育、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的融合渗透,积极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精品活动,及时总结、推广,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使之长期、持续开展。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