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

  (五)提升内河港口集疏运功能。整合港口资源,改造老旧码头,清理整治简易码头和临时作业点。沿西江、东江、北江和榕江、韩江等水系干线和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建成一批集约化程度较高的港区。到“十二五”期末内河港口年通过能力提升至2.5亿吨。将重要港区的集疏运通道列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实现内河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顺畅衔接。到2020年形成重要港区与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开发区)之间通过多种运输方式便捷联接的集疏运系统。

  (六)实施珠江门户战略。重点开展广州南沙港区至西江干线3000吨级通道研究和建设,优化珠海高栏港区至西江干线通道,力争到2020年形成西江干线至珠江口港口群两条主通道。提升崖门、横门、广州港出海航道通行能力,加强内河与沿海沟通。加快南沙、高栏港区等江海联运码头和物流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江海联运,提升航运要素集聚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合作发展,使珠江口港口群成为珠江水系通向港澳和世界的重要门户。

  (七)加强水运安全监管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快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推进交通、海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建设船舶、港口、航道视频监控系统和安全预警系统。加大航道养护设施、设备建设和更新力度,完善航道应急抢通力量配置,提高航道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珠江口水域锚地建设。

  三、加快内河水运转型升级

  (八)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以建设广州航运交易中心为抓手,大力发展航运总部经济,积极拓展航运金融保险、航运交易信息集成、船舶注册、科教及人才服务、法律咨询及海事仲裁等业务,提高航运高端要素集聚和配置能力,依托各流域中心港口城市,打造航运服务集聚区。

  (九)建设航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统一航运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标准规范,打破信息壁垒,对货源和货主、船舶和企业、港口和航道等基础数据和动态信息进行系统性整合和集成,到2020年基本建成服务华南、面向全国的航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十)推动内河港口物流化发展。科学规划内河重要港口城市港城功能布局,依托港口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推动港口向现代物流园区发展,发挥港口辐射作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港城互动发展。到2020年建成佛山、肇庆等一批区域性内河综合物流枢纽。

  (十一)优化运力结构。扶持标准化船舶发展,重点加快研究和推广适应我省水系和航道特点的船型标准,提高船舶安全技术、信息化、节能减排和防污染水平,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内河客船、油品化学品船等重点船舶的标准化、系列化,其他船舶标准化率达到50%以上。大力发展专业化运输,促进水运运输组织化、物流化发展。建立重点水运企业联系制度,扶持骨干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力争到2020年,培育水运龙头企业5家,骨干企业30家,使企业小、散、弱局面得到根本改善。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