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会展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0年底,新区主要展馆室内总面积达到16.21万平方米,较2005年底的8.32万平方米增加了94.7%。会展规模在“十一五”期间也大幅提升。2010年共举办展览120次,其中国际展览100次,展出总面积400万平方米,展览总收入236.33亿元;会议约11660次(其中国际会议2830次),总与会人数约124.47万人,成为上海乃至全国会展产业发展的领先区域。
  (七)国际贸易与金融、航运功能联动优势明显
  “十一五”时期,浦东各大功能区域联动发展、优势互补。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融功能与贸易功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末,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集聚了上海90%以上的中外资金融机构,拥有5000多家商贸企业,实现商品交易额近3000亿元。2009年启动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规模的扩大。
  通过发挥口岸优势,上海综合保税区为贸易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综合口岸服务。2010年上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达到806亿美元,占全市的22%,年均增长18.0%。其中,外高桥保税区进出口额就占到全国保税区的47%,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推动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2010年上海综合保税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包括外高桥港区和小洋山港区)达到2510万标箱,年均增长14.5%,占上海港的86%。
  二、“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与主要指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浦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核心功能区建设为依托,以两个发挥(发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优势,发挥浦东口岸区位、品牌、资源优势)、两个提高(提高市场开放程度,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两个加快(加快以要素和消费服务市场为重点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加快营造国际一流的商贸发展环境,吸引各类贸易主体集聚浦东)为主线,到2015年基本实现浦东新区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区的阶段性目标,为2020年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成符合国际惯例、充满活力、便捷高效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区,其标志为“五个基本形成”:
  --基本形成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互为支撑,内外贸并举,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重的总体格局
  --基本形成市场开放度与贸易便利化程度较高的先行示范区
  --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国内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市场体系、中外贸易主体活跃的市场格局,以及与核心功能区地位相匹配的贸易规模、新型贸易业态和产业链
  --基本形成口岸货物集散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与定价中心、贸易营运中心、采购交易和展示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内外贸信息发布中心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