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浦府〔2012〕25号)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直属公司,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川沙新镇、祝桥镇:
现将《浦东新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浦东新区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十二五”规划
为加快浦东新区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区步伐,吸引中外贸易主体集聚、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营造国际一流商贸环境,根据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总体任务以及《上海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意见》(沪府发[2011]20号),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浦东国际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回顾
“十一五”期间[1],浦东新区凭借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及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成为长三角地区与海外市场沟通的桥梁,贸易功能不断提升。
(一)货物贸易总量稳步提升,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货物贸易总量稳步提升。进出口总额从2006年的1073.56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1865.8亿美元,年均增长14.8%;占全市比重由2006年的47.2%增至2010年的50.6%,上升了3.4个百分点。
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占新区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2006年的38.3%上升为2010年的39.4%;加工贸易占总比从2006年的26.6%下降至2010年的22.4%;保税仓储转口贸易占总比从2006年的29.0%上升至2010年的33.7%。保税区仓储转口功能进一步增强,对国内市场辐射作用进一步加大。
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重点行业产品(包括电子信息产品、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及精细化工产品、钢材、成套设备、生物医药)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从2006年的57.3%增至2010年的61.1%。机电产品出口占新区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4.8%,较“十五”期末提高了3个百分点。
(二)服务贸易步入高增长期,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十一五”期间,浦东服务贸易步入高增长期。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占全市38%。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运输、金融、计算机和信息、与货物贸易相关的商贸服务成为服务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
浦东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核心示范区功能不断夯实。服务外包总量占据全市半壁江山,2010年全区服务外包企业接包执行额达8.96亿美元。服务外包园区建设再上台阶,共有张江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专业园区等7家服务外包专业园区,占全市(11家)64%。重点企业建设也取得新进展,共有111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获得认定,占全市58%;服务外包重点企业达32家,占全市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