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粮食生产的意见
(益政发〔2011〕4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大通湖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加强粮食生产,保持粮食稳定增产,对于确保粮食供给,管理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央加强“三农”工作指示和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湘政发〔2011〕2号)精神,就加强我市粮食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央决策,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到突出位置,大力推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机械化、品牌化,努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通过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优化结构,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2011年,全市实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20万亩,其中水稻555万亩,旱粮65万亩,总产粮食240万吨,总产增加2个百分点以上。高档优质稻100万亩,力争全部实现订单生产。
二、落实十大举措
(一)大力扩种双季稻。2011年,全市完成省下达的双季稻扩面任务10万亩,双季稻面积505万亩以上。赫山区、资阳区、沅江市、大通湖区双季稻率95%以上,高新区、南县双季稻率达到90%以上,桃江县达到70%以上,力争用3年时间在适宜区域实现双季稻面积全覆盖。同时切实做好品种布局,解决好双季稻与一季稻混栽的问题。安化县有条件的地方要努力扩种双季稻,要特别重视利用旱土资源,大力发展以杂交玉米和黄豆为主的旱粮生产。
(二)严格控制水稻直播。通过推广集中育秧和机插秧、举办培训班、加强宣传导向等措施,2011年全市水稻直播面积控制在45万亩以内,比上年减少60%。坚决防止晚稻直播,争取3年内基本淘汰水稻直播。
(三)积极推广机械化育插秧。全市全年推广插秧机280台,机插秧面积15万亩以上,建成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点16个,集中联片面积5万亩以上。同时,积极组织科技攻关,加强栽培技术与农机化工程技术的紧密配合,解决早稻低温阴雨、晚稻高温天气条件下的育秧技术问题,精细安排作业流程,普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到2015年,实现年机插秧面积100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