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基本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通知

  4.教育,教育是民生的基础。受教育权利是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与残疾人教育水平的高低密不可分。选择户籍人口30万以上的县级市(区)优质特殊教育学校覆盖率和适龄残疾学生享受免费教育率两个三级指标作为残疾人教育事业现代化的主要指标。(1)户籍人口30万以上的县级市(区)优质特殊教育学校覆盖率。在苏州,户籍人口30万以上的县级市(区)包括五个县级市(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江)和六个区(吴中、相城、平江、沧浪、金阊、高新区),都拥有至少一所高质量的特殊学校,目标值为100%(2)适龄残疾学生享受免费教育率。适龄残疾学生是指在免费教育年龄阶段内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学生。目标值≧99%。这两项指标的主要测量方法是抽样调查或跟踪监测。
  5.文化体育娱乐。包含县级市(区)残疾人文体活动综合服务中心建成率、社区残疾人之家建成率、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三个三级指标。(1)县级市(区)残疾人文体活动综合服务中心建成率。目标值为100%,即各县级市(区)至少有一所已建成的残疾人文体活动综合服务中心。(2)社区残疾人之家建成率。指全市(包括五个县级市)已建成的社区残疾人之家总数占全市社区总数的比率,目标值≧90%。(3)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指参加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的残疾人数占总残疾人口的比率。具体社区文体活动的参与频率是: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目标值≧80%。这三项指标的主要测量方法是实地考察、查阅台账。
  (四)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拟将无障碍环境、权益维护、政府投入、组织建设、助残帮扶在内的5个二级指标和9个三级指标作为残疾人社会环境水平的具体指标。
  1.无障碍环境。残疾人的无障碍环境设定出行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家庭无障碍建设普及率三个三级指标:(1)出行无障碍。出行无障碍涵盖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普及率、交通设施无障碍需求满足率、城镇主要道路无障碍普及率三方面,全方位保障残疾人进出的物质环境无障碍。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是指对包括各类政府办公、商业服务、文化纪念、观演体育、医疗、学校与园林、室外公共厕所等各类性质的建筑及设施进行无障碍新建及改造的达标率。主要改造内容为:建筑物出入口破化处理、内设无障碍电梯、厕所、侧位、在醒目位置处设无障碍标志,文化观演建筑、体育建筑设低位窗口等。交通设施无障碍需求满足率是指:城市新建、扩建、改建轨道交通、民用机场、铁路旅客车站、汽车站、客运码头实现无障碍化;已建的上述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飞机、地铁、轻轨车辆、铁路客车、公共汽车、电车、客轮等公共交通工作适应残疾人的需要。城镇主要道路无障碍包括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单位出入口及人行横道等处设置缘石坡道,城市各区、县、镇中心位置新建、扩建、改建的主干道及商业街、步行道等人行道、公园、广场、重点公共建筑的就近地段及主要出入口设置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设置人行横道过街音响信号装置、轮椅坡道、安全梯道或垂直升降梯、国际通用无障碍标志牌等设施。目标值≧90%。(2)信息获取交流无障碍。主要包括:电视新闻、电影电视剧加配字幕或电视台开办手语节目,完成相关主要网站的无障碍改造、增添网络无障碍平台,在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中推广手语。在医院、车站等重点公共场所和城市重点线路公交车建立信息屏幕系统。目标值≧90%。(3)家庭无障碍建设普及率。无障碍建设的家庭化改造是指对生活困难且具备改造条件并有需求的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重点解决肢体、听力、视力三类残疾人在家庭生活方面的障碍。家庭无障碍建设的改造内容主要为家庭入口、厨房、卧室实现室外外道和室内坡化厕所安装扶手浴凳,方便残疾人的出入与使用。目标值≧90%。这三项指标的主要测量方法是抽样调查或跟踪监测。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