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完善教育体系。始终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最优先的位置,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双高(高质量、高标准)“普九”,加强“双语”教学,改善幼儿教育环境,办大办强高中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落实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整合教育资源,加大职业技能和各类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应用科技能力。
9、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把重心放在农村,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为重点的农村卫生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农牧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疾病防控措施,基本控制主要传染病和地方病。健全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扶助政策。
10、繁荣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文化体育网络,扩大乡镇文化站覆盖面。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提高各族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水平。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抵制腐朽落后文化。全面落实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不断提高科技服务“三农”的水平。
11、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强财政管理和财源培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资金重点投向解决民生问题的建设上来。把就业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服务职能, 努力改善就业环境。以打造诚信政府为重点全力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 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推行农村低保制度,建立优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依法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职能,加强公共应急安全设施建设,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创建安全、有序的发展环境。
1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增强政府工作责任,加快法制化建设进程, 依法保障城乡居民各项权益。按照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具体要求,转变政府职能,逐步由执法者向管理者,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换,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更加关注民生上来。 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开展“平安巴里坤”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五、重视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3、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湿地保护,全面实施巴里坤湖补水、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天然林和天然草场保护工程,推进农田林网化建设。全面开展化工“三废”治理,推行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加强噪声污染的管理。实现城市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固体废弃物及时妥善清理,有效防治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