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实施能力促创业计划,广泛开展创业培训。依托各类创业培训基地,通过实施创业培训补贴等办法,面向有创业意愿和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各类群体开展创业培训,组织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参加创业培训,充分发挥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
(二)以技师和高级技师培养为重点,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技能人才支持
1、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发挥企业行业的主体作用,结合企业生产需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引导企业改变以往“家族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给技能人才施展才华的发展空间,从而稳定企业技能人才队伍。从2011年开始,组织全市5家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通过试点带动、广泛动员和多部门联动,加大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新技师培养力度,通过高端带动,推动全市技能人才队伍梯次发展。发挥职业院校的基础作用,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健全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2、实施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增加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存量。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区发展需要,采取政府购买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的办法,促进企业、院校及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加快培养一批社会紧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逐步建立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共同投入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3、统筹组织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广泛选拔高技能人才。每年从技术含量较高、从业人员较多的职业领域中选择20个以上职业(工种)进行比赛。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进一步促进职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岗位成才,促使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三)实施项目带动,推进示范基地和研修平台建设
1、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在现有技工院校、职业学校、就业训练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等措施,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办学实力。到2015年,全市建成1-2个年培训规模5千至1万人的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成1个年培训规模5千至1万人的示范性公共就业训练中心。各县市区要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产业集聚区建设建成1-2个年培训规模3千到5千人的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建成1个年培训规模1千到3千人的示范性公共就业训练中心。逐步建成覆盖城乡的以示范基地为龙头、定点培训机构为骨干、企业培训中心和各级各类培训教育机构积极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网络,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能力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