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发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出口基地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加快“1+3”浦东软件园基地建设,推动浦东软件园成为中华软件第一园。做大做强软件外包服务,充分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扩大产业规模,努力将全球软件产业链更多的延伸到国内市场。形成若干个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品牌,基本形成全国软件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软件开发中心和软件人才培训中心。
信息服务业,以软件园和银行卡产业园为载体,重点推进金融信息服务业和软件服务业发展。推进银行卡产业园建设和发展,重点完善金融后台服务,将银行卡产业园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集聚金融信息技术与软件研发、客户服务与灾备、金融机构全球业务数据处理与交换等功能的信息产业服务基地;加快建设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抓紧推动浦东影城建设,发展动漫、网络游戏、高科技影视后期制作、产品工业造型设计等网络内容服务和影视传媒产业,带动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生物医药产业,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生物医药“聚焦张江”的战略,全力打造张江“药谷”。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基地,继续引进制药、国家级研发中心、跨国研发机构、医学院校、中小型创业企业、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等板块,重点引进国内外生物工程和医疗器械大型企业,完善多层次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系统;坚持自主创新与国际先进技术引进相结合,以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研发机构为基础,加快建设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力争在抗癌医药、抗体医药等多个领域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创新药物。力争率先形成以创新为特色、国内规模最大的生物医药高科技产业集群,把张江建设成为亚洲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成为有世界影响的生物医药创新平台。
发挥高科技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传播与带动作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以信息技术带动钢铁、汽车等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推动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以生物技术带动传统农业的技术创新,发展现代农业;以新能源、新材料技术促进节能降耗,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能源消耗低的产业,实现科技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 率先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集群。建立健全产学研结合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做大做强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1. 建立健全产学研结合机制。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目标,支持和发展技术联盟、产业联盟、标准制定等合作组织,形成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框架。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设立研发中心,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培育一批研发创新群体。到2010年,引进和建设60家左右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独立研发中心,120家左右大型企业研发机构。
2. 培育重点高科技企业。按照“市抓实力、区抓活力、企业抓动力”的要求,以功能区域为载体,推进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工程和“慧眼工程”,加大聚焦力度,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等领域专业交易市场,安排专项资金对重点自主创新企业新产品市场宣传推广活动给予资助和补贴,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提高自主创新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到2010年,育成上海市“科技小巨人”达标企业100家,出现规模超10亿元的科技企业10家,培育一批国际知名的高科技企业,打造一批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
|